第10章 机床?(1 / 2)

城外,看起来灰扑扑的一个铁匠铺子,这会有个小伙子正在棚中抡锤子,本来就热的陈庆之,看到炉子就更热了。

小伙子看到陈老头,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言语,却四周打望了一圈。

鬼鬼祟祟的掀开一副竹帘,进去后竟然还有个院子,穿过院子,还是个院子,又转左,看到一扇门,陈老头去敲门,稍等片刻,一光着上身的小伙子开了门,见是陈老头,遂打开门让了二人进去。

一条小巷子,走到头,又看到一个院子,院中有个大水缸,缸边是个磨刀石,那小伙子带两人进去后,便自去坐在磨刀石旁边,拿起一个枪头模样的东西磨了起来。

院子靠里是一排棚子,棚中一溜货架,货架上七零八碎啥都有,货架到头,靠近水缸这边的方向,又是一个炉子,炉子边有一个铁砧。

另一个方向,则有个老头正躺在一张竹制躺椅上闭目养神,或者睡着了,两人进来也没动静。

陈老头走过去,踢了躺椅一脚。

“嘿,张老二。”

张老头睁开了眼,却并未起身,就随便拱了下手。

“陈公这是手痒了,还是?”

还没等他说完,就被陈老头一把拉了起来。

“来,给你介绍下,我同乡,陈庆之。跟你说,就你会的那点东西,在陈先生面前,嘿,不够看。”

别啊,别给哥拉仇恨。

“张师傅,别听陈哥开玩笑,今天我们是想来找你打点东西。听陈哥说,这广州城里就你才能打得出来。”

听听,知道为啥陈庆之和林小帅会是一家子了吧,一模一样的虚伪,呸,谦逊。

另外,再猜猜,陈老头这老狐狸为啥这么着急呢?话说,有男人对枪不感兴趣的吗?无论是7岁还是70岁,尤其是在陈老头看到kindle里那不能广告的书后。

原理其实真不难,没有机床的情况下,造起来难,尤其是批量造起来更难。

按照两人商量的,还是现在燧发枪,火绳直接跳过,既然燧发枪能流行两百年,那就说明可靠嘛。

两人一起连说带比划,张大师听明白了,不就是突火枪嘛,用铁代替竹子,干嘛要那么费事呢?竹子多便宜啊。

说起来原理是一回事,但用起来还真是不一样的,陈庆之又解释了半天啥叫气密性、射程和射击精准度。

那拿铁皮卷成一个管?

我去,要不要这么专业?赶紧点头吧。

“大致是这么弄,这个枪管的内壁需要尽量光滑,这样,那个气密性会比较好,要是可能的话,能再用个钻头拉几条膛线就更好了。”

既然专业,那就要上难度。

膛线是什么?就是在枪管的内部刻出几条旋转的线,这样弹子射出去时是旋转的,这样弹子的飞行会更远、更稳定。

就相当于是箭羽?不过刻在了这个枪管内?

你要这么理解,也是很有道理的。

“让我想想...”张老头开始揪胡子。

“这枪管要求能卷起来,用铜?”

“用熟铁。”

“熟铁的话,那刻那个什么膛线,刚铁怕是削不动。”

(宋时刚铁就是钢铁,旋作用来加工铜、银之类的,猜测车刀用的是钢)

“拿高碳钢试试?高碳钢,就是比较接近生铁的一种钢,更硬。”鬼知道高碳钢的碳的比例具体是多少,多试试呗。不行等哥们以后自己建炉子,大炼钢铁。

“还有,这个扳机扣下后,击铁落下,击铁上的燧石击打扣簧,产生火花,点燃这里的火药,那这里到枪管是通的?”

“这里有个引火孔,不能太大,否则,还是那个气密性就不好,太小,容易点不着,大概就一颗绿豆大小,具体还要试。”

说着,又翻到另一张纸,

“是靠这根东西把击铁拉下来的?”

“对,这个叫弹簧片,大概也是用刚铁做的,也还要试,力不能太小,否则打不着火。”

广南之地的炼火者、海上纵横者的老朋友、大宋民间一级锻工、武器大师、铁匠张说。

“妙,这个枪妙,比突火枪好太多。能打多远?”

“150米,呃,100步有效杀伤,最远300步。”

“比弓箭远,可是用来替代弓箭?”

“对,但这可比弓箭省事,是个人都能端起来用,而且,一旦集中,非死即残,比弓箭的伤害高多了。”

“不错,陈公,可是准备杀回去了?”

别,可没那意思,就是准备探一条新航路,做些准备功夫。

陈老头赶紧摆手否认。

“几时要?”

“越快越好。”

“废话,图纸留下,差不多时我让二哥儿去唤你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