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干快上(1 / 2)

选了一棵树,让一个壮实的小伙子去砍了一通。

那个船师上前仔细查看了一阵,回身对着几人说。

“少东家,陈先生,此树确可造船,硬度怕是也只比铁力木稍逊。”

难道是黄花梨?陈庆之很好奇,后世知道小叶紫檀、黄花梨,听说是拿来车珠子,土豪们拿来打家具,倒是没有注意过有没人拿这玩意来造船。

不过,这玩意很贵啊,据说生长缓慢,能长到这么高大?不懂,不过黄花梨硬度够,造船想来是可行的。

那还想什么?大干快上啊。

在矿山下的河边,此时已经搭起了几个棚子,棚子里,陈庆之正在和陈子豪交代。

“子豪,该说的昨天都已经说了。但要切记,水要过滤后还要煮沸,防虫的药草要多备一些,蚊虫是致病的根源,还有和上游的那些山民也要搞好关系,遇到意外情况,就往他们那边躲。我会尽快带着其他人回来,总之,一切小心。”

“庆之兄放心,等你回来时,定教你大吃一惊。”

虽然早知道这个少东家早已经打理自己生意多年,但毕竟这里别说人生地不熟了,连人都没多少,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顺流而下就快多了,很快便回到了儋州,哄了哄儿子,又检查了学生们的功课,请人回去通知陈老头和蒲三叔,需要大量的各式工匠,尤其是要请蒲三叔往北多去探探,想来那边开战以来,肯定有大量的工匠南下逃难的,对了,不止工匠,是个人都要。

让小帅继续当孩子王,陈庆之带着之前留在儋州休整的工匠们又上了船。

昌化江转石碌铁矿的那个小河,石碌河。

陈庆之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后世的老宏村所在,给取了小北河村的名字,嗯,昌化江北边的小河,灵感来自小北路。

这时的小北河村显然还对不起自己的名字,就只有几十个人在这片土地上忙碌。这里是陈庆之设想的海南分基地的位置,土地开垦出来能够养活几百人,按一半工匠,一半耕战分配,万一蒙古大军过来,就沿河往上,和那些山民躲到山里去。

烧炭和冶铁的作坊则放在下游靠近昌化江的位置,在那里建个简易的码头,和一堆仓库先。

回到石碌村,对,就是矿山那块的那几个小棚子,已经是十天之后了。

不过,现在的石碌村反而比小北河村更像个小村庄,因为多了不少茅草屋。石碌村的规划很简单,沿着石碌河沿岸,一边种地砍树、一边采矿。现在多出来的茅草屋就在矿山这边。

陈子豪很得意,因为上游那边的山民过来串门,然后,就用自己之前积攒的材料帮着盖了几个茅草屋。

搞明白了,这些山民,每年春天到时候,找一片山地,砍的砍,烧的烧,然后地上戳个洞,种子丢进去,就不用管了。过上几个月,这些稻子熟了,就割回家晾着,晾干了舂成米,就是那天晚上大家吃到的那种米。所以,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山里乱晃,打猎和找吃的。

第二年,换块地,再来一次,一切都看老天爷。至于那天寨子边见到的其实是随手种的,收不收获什么的,不在意的。

既然这些山民有时间,那就过去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顺便感谢人家免费帮着盖房子,包工包料那种。

把人丢给陈子豪安排,陈庆之就带着张秘书准备去拜访山民,因为老婆很忙,没空陪他一块去。

小美准备拉着陈子豪,把留守人员这段时间探测的范围去核实一遍,确定开采方案。

张秘书?就是张君宝,既然他愿意一直跟着,那就干脆当秘书用吧,他的两个小徒弟这会估计在儋州跟着小帅他们一块疯呢。

张秘书这几天很关心虫子,离开石碌村那天,陈庆之再三交代陈子豪,要注意蚊虫,被蚊子咬了容易生病,瘴气其实就是被蚊子咬了云云。

然后,回儋州的路上好奇张就一路追问,陈庆之只好告诉他,有一种非常小的虫子,就生活蚊子的肚子里,当蚊子咬人的时候,这个小虫子就有可能会钻到人的身体里,人就会生病。

再问,这小虫子长什么样?你看到过?陈庆之只好说,知道老花镜不,就是那种老人家眼睛看不清,戴上后就能看清的玩意,对,叆叇,就是玩意,把这玩意的倍数再放大不知道多少倍,你就能看见了。不止是蚊子肚子里的小虫子,到处都有,比如你随便从这河里舀碗水,放大了看,也是有好多小虫子的,不同的小虫子会导致不同的疾病。

你怎么知道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