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造反还是独立?31(1 / 2)

黎二郎这是第二次来德里苏丹国了,但是第一次以船长的身份。通过公司培训两年后才做到船长,看起来和他那些培训班的同窗比,是很慢!可他以前只是一个地主家的纨绔子弟,船坐过不少,可从来没开过船,那些同窗要么是陈老头的船队中的船夫,要么干脆就是住在船上的疍家人,比不了。

是那次遇到海盗的经历,让黎二郎觉得发现了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太有意思了!两年的时间,黎二郎跟着昆仑舰队到处浪,船上的所有活基本都干了个遍,眼看就可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结果给调到了商队,好吧,看在做了船长的份上,虽然是艘沙船。

据说,是因为之前的探险队在天竺找到了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因为是在人家的国境内,所以顶着个商队的名头,但是因为带的船不合适,所以弄得很狼狈,所以这次带多了一些平底船,沿着海岸线慢慢溜吧。

黎二郎就站在平底船上,这种船其实在珠江附近用得并不多,据说是江南那边的船,比广船适应性稍好点,尤其是内河,公司稍微做了些改进,在海上能稍微快了那么一点。其实,就黎二郎上次来德里苏丹国的经历来看,人家也是有船的,虽然小了点,不知道为什么商队不直接买或者雇当地人的船。

恒河河口,大家都上了商队负责人的飞剪船。

商队的负责人是以前陈家船队里的一位老人,看起来也显老,但其实还不到四十岁,从小就跟着船队跑东大食海这边,能说这边好多种语言,所以当公司需要去德里苏丹国找矿的时候,就配了两个学校的小伙子跟着他专门跑德里苏丹这边了。

陈队长是个很会说话的人,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现在的德里苏丹国,是一帮突厥人管着一大帮当地人,当地人则是由一群大大小小邦不邦国不国的当地贵族管着,互相之间也经常不对付,我们发现矿石的地方是一个叫图格里尔汗的总督在管着,但逆河而上时,还会经过一些小的邦国,这些邦国也不见得都会听这个总督的话,而且,不同的邦国间,说的话也不一样,总之,就是一个字,乱!

很幸运,同时也是很不幸的是,我们发现的矿,离这个总督的驻地不太远,所以,很幸运可以雇他的人来帮忙干活,进度会快很多;不幸的是,他要从中间狠赚一道。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我们要这些矿的作用,但一堆商人跑这么远拉石头这事确实看起来很奇怪。

最后,提醒大家,这条河有些地方很浅,要担心搁浅,出发。

然后陈队长也上了黎二郎的船,带头沿河北上。路上,黎二郎就很想知道为什么大家会来这,那个什么矿到底是干嘛的。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负责找这种矿石,公司委员会直接分派的任务,那天林先生也在,矿的大致位置是林先生圈出来的。”

想了想,又补了句。

“没准你大哥知道,他的级别够。”

“你知道我是谁?公司这么多姓黎的。”

“嘿,黎翁家那个纨绔的,别看我,不是我说的,是陈子豪说的。”

“你和子豪很熟?”

“我跟着陈老东家长大的,不过很早就出来跑船了。”

“怪不得。不过我也不知道,我很久没见到大哥了,调我过来的时候,我去问过子豪,他也不肯说。”

“我估计肯定很重要,所以子豪想让你来沾点光。”

好在这条河甚缓,船队走起来还算快,嗯,和人走路差不多快,而且,陈队长确实是个老把式,沿途遇到了不少小城镇,基本对商队的到来都很欢迎,就这样顺风不顺水的走了七八天,就到了。

和上次来相比,终于有个一个像码头的东西,总督手下的一个叫什么古尔的军官是此地的负责人,陈队长带着几人来到了矿区,其实所谓矿区,就是以前的恒河旧河道。

但此时已经看不出来河道的模样了,密密麻麻的一群乞丐模样的人,要不是手上的工具,真是会被人当成乞丐。黎二郎有点奇怪,忍不住问陈队长,

“这些是奴隶吗?”

“不是,他们比奴隶还惨。”

“公司允许这样?”

“这里不是我们的地方。”

这时,看到一个不过十来岁的少年,也许大点,但黑黑廋廋的,看不出准确年龄,绊了一跤,身后篓子里的矿石倒了出来,旁边一个同意黑乎乎的监工模样的人,手里的竹鞭就打了下来,直到少年身后的同伴帮着收拾妥当,这监工才骂骂咧咧的收手。

黎二郎忍不住又问陈队长。

“公司会有办法的吧,陈先生肯定有办法的。”

陈队长很好奇,你家没有地客?还是你家的地客日子过得还不错?不过忍住没问,反而淡淡都说了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