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欧元想到在古代提升轮船动力的关键:螺旋桨人马船57(1 / 2)

可见黄河防线并不是没用,而是能有让更强大的蒙古军都头疼的大用。

实际可以说,北宋灭亡和靖康耻真正的开端,是从黄河防线官兵不守而逃开始的。

郭京的装神弄鬼导致一座城门失守,确实很离谱;但黄河防线都不攻自破。

京城有没有郭京的骚操作,实际都已经没那么重要。

何况东京城有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体系,每一座城门又有瓮城——也就是城中城。

丢失一座外城门,实际上并没那么重要;即便是把整个外层丢失——甚至是主动把外层丢失,让老百姓看到金军的残暴,反而更有利于激起老百姓的斗志——把金军那十几万人拖入几十万老百姓居家抗金人民战争泥潭中。

但宋国朝廷早已没有斗志,东京也没有真正像样的可战之兵。

有没有郭京的骚操作,破城,都是早晚的事。

开封府虽然城高池深,但毕竟四战之地,八十里无险可守;全靠城墙防御。

金军集中火力攻击几个点,佯攻几个点,真假难辨;要想撑不破,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时的朝廷和赵皇室,也清楚这一点;他们不想在破产后血拼;只想放弃财产,土地,女人和尊严保命——所作所为,就奔着举国投降而去。

早先的赵桓,被李刚等主战派裹挟,反复犯战略性错误。

在太原城外,金军骑兵优势战场,反复给金军送人头。

把部队打光。

如果一开始就放弃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把黄河当成主要防线。

黄河防不住。

再把淮河当成第二道,长江当成第三道防线。

开启大纵深。

也就是南宋后来的被动做法。

也不至于发生靖康耻那样的悲剧。

南宋以及后来的历史,很多人都在批判赵构的保守。

实际上。

后来金军南下的败仗,不管是在西北还是在东南;基本都是栽在山区或者水乡等阴沟里。

在华北平原旷野上,一直到金国最后昏庸不堪,山穷水尽,被蒙古军灭亡的时候;宋军都很难与之抗衡。

甚至蒙古骑兵,在金国最后一位有为青年皇帝的反击下;都反复被击败。

整个宋朝一朝包括最后被猛元灭亡,就没有找到在平原上克制和大规模歼灭北方骑兵团的办法。

——连魔法对抗魔法都不知道启用!

南宋后来要不是腐朽昏庸到让人绝望,地方将领尤其水师不北投元朝。

凭借长江防线。

蒙元长时间拿南宋没办法,双方逐渐适应对方的节奏;也有望形成僵局和相互竞赛成长的局面。

到了山区沼泽水乡之地。

蒙元军队搞一个小小的越南,都搞不定。

四川一个小小的钓鱼城,也能钓到蒙哥这条超级大鱼。

战场的选择,太关键。

整个华北平原,没有那个实力守住;就不能因为他以前是你的,就一直坐在那里寸步不离——甚至反复还反复派步兵到平原上去给骑兵送人头!

在冷兵器时代。

如果宋朝练不出强大的骑兵,黄河防线的水军又没有训练起来;那整个华北平原,就只能让给北方骑兵势力。

欧元作为现代有为青年,自然一眼就能看到问题的关键。

火器,阵法和其它如毒药,燃油等新式武器,在整个华北平原上,面对大型骑兵团;都只是战争锦上添花的补充和点缀。

不只是产量有限,杀伤力有限。

还有通讯问题,交通运输和后勤等问题;在移动潮水大型骑兵团面前,这都可能是致命点。

二战中。

坦克,机关枪,迫击炮,开花弹,无烟枪, tnt炸药包,手榴弹,地雷,飞机,汽车,无线电话普及的战场。

小本子也做不到在蒙古草原一边倒地碾压传统骑兵。

在茫茫旷野上。

人带着这些先进武器走到那些地方,没油,没水,没食物,蚊虫野草水土,都欺负外来客……

最后能不能自己活着走出来,都还是一回事。

更不要说还要对付同样也是人,人马铠甲刀枪剑箭加起来,比虎狼都更灵活勇猛的骑兵。 元朝三次加起来,上百万大军折在越南;也是这个原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