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欧元帮兖州摆脱困境,任命辛弃疾祖父辛赞为兖州太守104(1 / 2)

欧元:“物价几何?”

幸赞:“相比今年入冬金军南下之前,物价已经普遍上涨五六成。”

欧元:“粮食大约多少钱一石(dan)?”

幸赞:

“粟(小米)米约1.6贯一石;

稻米约1.4贯;

菽(shu,大豆)约1.3贯;

麦约1.1贯;

秫(shu,蜀黍shushu,高粱)约650文一石(dan,四声,一担的担;不是石头的石)。”

听到这么低的价格。

欧元不禁地跟商虞君和花荣等人对视一眼。

一个个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郭京坐在太守府上位,也是不自觉面露喜色。

“如今粮价太高,府库钱粮又被知府卷跑,郭刺史可有应对之策?”

一名户部小吏曹郓看向郭京问。

郭京:“如今是非常时期,府衙应当把容易因战争涨价的粮食和药品,最大限度地集中起来;然后按需求统一售卖和发放救济。”

“若是集中起来又被人卷跑了呢?”

毕宗说有些怀疑地看向郭京,心道:

“这家伙不会也是准备来搜刮一波跑路吧?”

欧元:“那就同时招募和训练一支可靠的地方军,反正现在官府已经无兵可用。

就按原先的名额招募新的兵丁来填补空缺。”

毕宗说:“可是如今官府没有钱发军饷。”

欧元:“没钱就想办法赚钱,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

“如何赚钱?”

户部曹郓好奇地看向装扮怪异的欧元问。

欧元:“我们带来了很多银子,还有大量南京应天府开具的银票。

如果你们能把城中和下面各县容易因为战争涨价的粮食和药品,包括硫磺,硝石和猛火油等等,全部采购集中起来。

留足自用之后。

剩余部分。

我们用军队护航,弄到东京城,甚至黄河以北的战区去售卖;能快速赚到很多钱。

那些地方的战争敏感物资的价格,已经比太平地区贵好多倍。

我们的军队反正也要回去勤王打仗,刚好可以给商队护航;顺便做生意赚点钱,也缓解东京城和黄河以北的物资紧缺压力。

一举多得。”

“物资丢了怎么办?”

毕宗说警惕地看着欧元问。

“我们自己出钱。”

欧元大方地微笑着挥手指向商虞君,“睢阳商家人,还有宗王府赵家,都出了钱。

另外,我们神六军也还有一些军饷。

东西丢了,跑路了,都算我们自己的损失。

你们只需要出力,去把物资采集上来。

按照市场价格采购即可,也不用剥削压榨谁。

赚了钱,我们还给你们发奖励和报酬;帮你们养官兵。”

“大元帅需要采购多少物资?”

幸赞眼前一亮,口水都差点流出来。

“所有跟战争相关,能在战区卖高价的战争敏感物资,跟目前的市价差异不太大;你们能弄来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你们带来了多少钱?”

幸赞有些警惕起来,怕被骗货。

“现金约20万贯,银票逾百万贯。”

欧元淡淡地道。

“这么多钱?”

幸赞和毕宗说异口同声地惊问。 “多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