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李潇楠忙着准备火枪和蒸汽机152(1 / 2)

红磷混合物子弹底火,要得到相对容易一些。

欧元走的时候,让欧刚和周鹏重点研究的;也就是白磷和红磷的提炼。

红磷混合物,就是火柴头和火柴皮那玩意儿。

再添加一些不稳定成分在里面,撞击就能燃起来。

但也不是随便一撞,就都能燃起来。

尤其古代手工生产,本身就难以标准。

实际应用,很可能跟燧发石一样,有时候难免需要反复大力撞击。

不过即便如此。

在古代只要有红磷混合物撞击子弹点火,就可以避免刮风下雨时,枪在战场上哑火——反过来被冷兵器土狗屠杀的灾难。

子弹屁股撞击点火,是在古代开启代差碾压战争的关键。

李潇楠在陕州,没有硫酸,也不知道白磷和红磷怎么提炼。

她直接放弃子在弹屁股上撞击点火的努力。

就是直接在子弹上开口装引线。

这也已经很厉害。

至少到目前,高合都不知道怎么做两把火枪出来。

简单的火药铁管点火一发枪,以北宋末年的条件。

高合倒是能轻松做出来。

但他现在忙着逍遥快活,根本不关心这事。

李潇楠基本都没有做一发枪。

燧发和点火的效率都比较低。

至少做双管两发,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不足。

所以李潇楠目前打造的枪,至少都是双管的。

一管打完,可以迅速点另一管;甚至先后两管同时点燃。

比早期的小八嘎一枪之后就直接上刺刀,还先进一些。

那些中短号手枪,这基本上都是六发左轮旋转枪。

点完一颗子弹,转一下,让下一颗对准前面的枪管;继续点。

全部打完再来换子弹。

六发在手。

再加上队友。

就算中间可能随时哑火和延时爆炸,这也不是冷兵器时代的刀箭能对抗的。

只是这玩意儿。

要铜,要铁又要钢,在铜铁钢都有限的古代——很难大规模低成本量产。

火枪和火炮,都没可能在古代大规模普及应用。

另外,有限的火枪兵。

如果没有大量的战马。

或者现代机车。

步兵扛着枪炮,也追杀不到几个骑兵。

毕竟两条腿很难跑得过四条腿的。

宋国战马昂贵,优秀战马,身价随便超过10个步兵!

对宋国来说,战马也很难获得和普及应用。

李师师已经在着手研究蒸汽动力应用。

大致原理和结构,她也知道。

麻烦在于要用古代简陋的手工条件,把机器做出来。

这个需要一点时间琢磨。

除了在武器制造上下功夫。

李潇楠还把现代部队建设和管理,直接复制给李彦仙,呼延灼和白矾楼这三股力量。

并且为了协调他们。

亲自担任三军的监军,政委总教员。

李师师愿意在军中任职,李彦仙和呼延灼都非常高兴。

他们就怕李师师这样的人才,轻易跑到西夏去;便宜西夏狗。

包括白矾楼的人,在陕州有一个根据地后;很多人也是不想再前往西夏去冒险。

以李师师如今表现出来的天才。

加上李彦仙和呼延灼这两股力量。

再凭借陕州的崤函峡谷天险。

他们已经有很大信心在这个地方扛住强敌的进攻。

如果再能向北拓展拿下山西(河东路),打通粮草和兵源通道。

那陕州就会成为一个牢不可破,甚至就像李潇楠之前给李彦仙设想的那样——成为金军的绞肉机。 如今李潇楠,也是在做这样的准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