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沙漠绿洲(1 / 2)

艳阳灼心,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领导们开着轿车、越野车、巡逻车,而我们登上军用皮卡,一道前往百公里外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离开团场,先是一段平整的水泥路,半个多小时后走尽。接下来的路是用石头和沙子铺就的,路两边还是团场的连队。

这个连队和部队的连队不是一个意思,而是行政区划,和其他省份的县乡村差不多一个级别,只是连队里没有固定生活的人家,而是只有成千上万亩耕地以及一个大小不一的办公场所。

连队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各个农业技术员、连长及其他种植户,他们白天在此正常上班,负责整个连队田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这样的连队每个团场不下二三十个,这是XJ生产建设兵团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分管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医疗部门共同协作,才有了今日团场的繁荣。

我们这批一起来的人中,七八成是农业学相关专业的人,将来大概率都会被分配到连队工作。大家都祈祷不要被分配到太远的连队去,而医学管理专业的我,在来之前就已经确认好会进团场医院,因此没有这个担忧。有些女生很羡慕我将来可以在建设的漂亮整齐的团场内工作,不会面临风吹日晒的辛苦。

两辆军用皮卡车里各乘十多人,在被绿色幕布全部罩起来的黑暗车厢里,我们互相靠在对方身上说笑。

外面是“呼呼呼”风与车摩擦的声音,还有“噼里啪啦”石头被溅起来又磕到车皮的声音,像一首奏不完的曲子,此起彼伏。

其他乘坐轿车、越野车及巡逻车的伙伴们,大概体会不到这一刻的美妙音符了。

一个半小时后,车停下来了,我从昏睡的梦里惊醒,撩开帘子一看,腾腾的沙尘席卷整个空气。

卡车实在是太高了,车后面的一米高的小门也未打开,对于身高都不太高的我们来说下来着实有些费劲。好在,李燃、赵小亮、王猛三位教官在卡车下面将大家一个一个接扶下去。

一下车,视野开阔了起来,这才发现一片绿色海洋就铺在眼前。仔细听,竟然还有“潺潺”的流水之声。

按道理说,走了这么长时间,距离最远的连队也很远了,怎么会在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的戈壁滩和沙漠交接处,出现树林和流水?

而我浅薄的知识告诉我,戈壁滩上的盐碱地,寸草不生。在这片土地上开垦出的耕地,全部用大量肥料、几百米深的地下水养育,才能耕种成果。

抱着疑问,大家跟随领导们向绿林深处走去。慢慢走进才发现,里面的河水足七八米宽,河水清澈见底。河两边水草丰茂,水里处处是海藻般随波荡漾的碧绿水草。太神奇了,太漂亮了!

不远处的水面上,有座小石,栏杆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大家纷纷跑过去,掏出手机,和着美丽的小桥流水合拍留念。

雷队长发话,就在此地架火烧烤。

大家有序搬下来车上带的、桌椅、帐篷、大烤炉、木炭、穿好签子的食物,以及各种饮料零食,热火朝天的开干。

帐篷搭在了一棵很高很茂盛的不知名大树下,这里有片宽敞的阴凉。

很快,大家就合力搭好了帐篷,摆好了桌凳,有序坐在了帐篷里。

有人负责烤肉,有人负责看火,有人负责分菜摆盘上饮料。

干坐着等有些无聊,雷队长和赵书记交头接耳片刻,接着相继发话,要大家主动出节目。

片刻沉寂,没人出来。气氛有些干,雷队长转身喊正在火炉旁烤肉的李燃,让他先打个样,表演个节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