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路上(1 / 2)

万事开头难,好在之前在公司开直播的活动陆天然全程参与,对直播的操作流程算是熟门熟路,新号开播,手拉壶不算大众消费品,受众相对较少。

前期直播主要为了聚流量,宣传为主,也让更多人知道手拉壶的工艺流程,很多经典电影就有手工做陶艺品镜头,陆天然直播前就用这些做噱头,拉了一波人气,接下来又说服哥哥出镜,把拉壶过程在镜头中展现。

直播间涌进来很多看热闹的流量,虽然不买手拉壶,围观也是流量,有了流量就有宣传效果,平台也会将有效的客户推送过来。

陆天然每天固定时间开直播,凭着出色的谈吐、气质和手拉朱泥壶有趣的制作过程,直播间的人气慢慢积聚起来,也有效的带了部份流量到现场,哥哥的作品都是中规中矩的市场货,虽然卖不了高价,销量比之前好了很多,哥哥也有了一点点信心,不过还是吸引不了收藏客的眼光。

直播间也会偶尔进来一些高端客户,刚开始冲着抱月斋的名气兴致勃勃围观,看了后面陈列的作品就没下文,但又不离开,默不作声一旁观看。

还有一些围观者并不是冲着买壶来的,他们只是来凑热闹看主播的,会打上主播漂亮、主播真是好气质,想看主播拉壶或是主播为什么不卖自己拉的壶,当然也有人问有没有好看一点的壶,有没有老师傅留下的名壶等等。

某次,有一个在直播间围观了很久的人留言道,他以前买过抱月斋三把壶,到现在还当珍品,如果按抱月斋现在的作品,完全不值得收藏了。

陆天然大骇,一语点醒梦中人,再这样下去,虽然能带来一点销量,却对抱月斋的名气并不友好,哥哥的作品看来是很难突破了,以前父亲流露出对自己作品的格外欣赏之意,那不如试试自己拉一些作品出来。

思前想后,陆天然又重新玩起了泥巴。

手法并不陌生,只拉了几天,陆天然就找到感觉,一段时间后,已经能很熟练的操作起来。

拉出来的壶跟哥哥的作品摆在一起的时候,的确能一眼看出不同,哥哥的作品中规中矩,自己的作品造型秀气,只是秀气中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客户参观的时候也会驻足望一眼,但不会下单。

陆天然百思不得其解,究竟缺少了什么东西。想要做到像父亲的作品那样出色,还需要在某些地方找到突破。

陆天然看了同个行业内大量的作品,大家的造型都大同小异,离不开“圆”的概念,但那些市场上追捧的热销壶,除了一部份收藏客买的大师级名壶,还有很大一部份客户虽然也冲着大师的名号去的,他们却会买那个大师徒弟的作品。

为什么父亲也是名家,也有客户冲着抱月斋的名号来了却对哥哥和自己出品的作品,只是看看,并不买单。

陆天然仔细琢磨了一段时间也想不明白原因,也找不到问题突破的关键,想起了父亲生前的业界朋友老蔡叔,老蔡叔已经从业半辈子了,在这一行也是业内标杆般的存在,不如去拜访他,看看能不能得到帮助。

备了礼物,因为小时候经常串门,陆天然熟门熟路直奔老蔡叔家,也不客气,开门见山提了自己的来意,老蔡叔笑眯眯,泡了杯茶示意陆天然不急,先喝茶。

老蔡叔手中的茶壶玲珑俊逸、轻灵细腻的造型风格吸引了陆天然的注意。

“叔,这把壶是你的作品吧?”

“好看?”老蔡叔满脸自信。

“嗯,嗯。”陆天然猛点头,果然是名家,作品就是精品。

“你再试试这把壶泡的茶,口感有没有不同?”

老蔡叔又从茶桌下面抽屉拿出另一把壶,又抓了一泡茶叶进去。

“叔,这把壶也好看,但比前面这把多了阳刚气,前面这把更柔美,你现在拿的这把线条更硬一点,但更端方大气。也是你的作品吧?怎么风格不同?”

老蔡叔笑笑不答,冲掉了前几泡不喝,选取了第四泡茶,让陆天然喝完先不开口说话,闭眼先感受一下。

又问:“跟上泡有什么不同?”

陆天然并不急于回应,静静品了一阵才开口道:“叔,我喝不出区别,我感觉是一样的。”

茶叶一样,手法一样,如果壶质地一样,泡出来的茶口感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首先肯定你的眼光,这两把壶是我与方卓娟对赌的作品,她是宜兴紫砂壶大师的亲传弟子,接了她师傅的衣钵,她的作品几年前就被中南海收藏了,很多名家也喜欢把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