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琴剑之道11(1 / 2)

《太公兵法》杨歌不太清楚,不过《黄石天书》她倒是有所耳闻,至于这个模糊的记忆为什么突然就清晰了,她都说不清楚,只觉得这种以礼待人最后获得神书的情节,和江湖故事里的主角掉下悬崖,获得武林秘籍很像。

不管怎么说,骆子维的良苦用心,杨歌还是知道的:“若非张良明事知礼,只怕不会有这等成就。先生之言令学生茅塞顿开,多谢先生教诲!”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触类旁道,举一反三,乃因精熟基础之后可得之慧。”

哦,好吧。

她果然还是不喜欢读书。

杨歌捧着脑袋,一副头疼欲裂的样子。

骆子维见差不多了,也没有为难她,指了指外面:“院中所藏诗文典籍盈箱累筐,往后若遇不解你大可来此,老夫会为你一一解答。至于琴剑一道,并非老夫擅长,你可去博通园寻你师兄李文成,让他将你引荐至其师张婉玉处。”

“婉玉师叔?”杨歌记得,钟鸣给她的《文川载心剑》上写的就是张婉玉最终获得了此剑。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到书中所载之人,

“婉玉乃九龄公之女。哎,说起这孩子······这些年来却是对逸飞的兄长青月另眼相看。青月年幼时曾因为叛党之乱致脑部有创,九龄公因不忍婉玉一生步入如此艰辛之途,时常为此愁闷。我等外人虽看在眼中,却也不好插手······”

终成眷属,是这世间所有有情人的期望。

骆子维连连叹息。

见外面天色不早了,便挥了挥手,准杨歌离开。

后面几日,杨歌再没迟到过,得了空闲时间,当真将行文堂里的碎石堆翻了个顶朝天,让那些硕鼠无处藏身,最后不得不举家搬迁。

知道这事后,五儿还戏称长歌门的大事件又多了一件。

对此,杨歌一笑置之。

——

听课读书是尊敬骆子维这位先生,杨歌真正想学的,还是琴剑之术,这日早课过后便从五儿那里问到了林文成的下落,想差他推荐去张婉玉处练习。

“这位可是林师兄?在下杨歌。”

“你是新入门的弟子?此来是骆先生的吩咐?”骆子维应该早就跟林文成打过了招呼。

杨歌点了点头:“正是。骆先生让我跟随婉玉师叔练习琴剑一道,烦请师兄引荐。”

“小事一桩!不过你刚入门中,想来还不了解门中的这些先生们。我好歹也是你师兄,就先给你指点一番。”林文成倒是大方:“先说说我师父吧,你别看她平时总是笑眯眯的,可要是发起脾气来,连韩先生也不敢靠近。”

“韩先生?”

见杨歌好奇,林文成更加得意: “韩先生便是韩非池,乃是太白先生的大弟子,他耳力异于常人,执掌着觅音明心园,最是容不得瑕疵音律,你若见了他,还需谨言慎行。”

“那婉玉师叔若是比韩先生还······”杨歌记得,五儿说过林文成的师父正是张婉玉。

“放心!我师父很少发脾气的,你莫要害怕。哦,对了,师父与杨家大爷有婚约在身,你也莫要讨论大爷之事,否则要是被掌事的吉婆婆发现,定会罚你。”

“一定,一定。”杨歌忙不迭的点头。

他人之事,她不会过多讨论的。

“反正长歌门里的故事不是一两天能说得完的,以后你时间待得久了,便也知道了。至于课业什么的,你若有时间,也可去若水书斋和万书楼多看看,学无止境嘛。”

“谢林师兄指点。”杨歌拜谢。

面上感激涕零,心里却在想,那老什子书斋和书楼,没什么大事她是绝对不会去的。

在林文成答应引荐之后,不过一日,他便领着杨歌去了门中弟子训练处:“我师父就在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你直接去见她就是。”

杨歌再次谢过后,穿过训练场找到了张婉玉,恭恭敬敬的行礼。

“杨歌见过婉玉师叔。”

“骆先生让你来习琴的么?”

“正是。”

张婉玉点了点头,似乎习以为常了:“琴之一道说来简单。便是需对事物有深刻体验,亦是与事物或他人内心产生共鸣的过程,更是一种将灵魂深处对自然感知的认可与映射。”

“映射?”

“用心体察、感知世间万物时,偶尔可契合自然之道。人之一生,总有漫长的时间去经历与感知,却还不忙。”

“弟子······似乎有些明白了。”武学一途,在某些时候会出现茅塞顿开的情况,称为明悟,一旦开悟,往后一招一式的威力都会增加。 杨歌此刻,就有些明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