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独门暗器(1 / 2)

滕氏财主滕青同意了铁氏切糕入驻新晟酒家。

不知是铁富的面子起了作用,还是滕氏财主闻到了商机,铁氏切糕在新晟酒家的第一次亮相,极为成功。

作为成本极低的吃食,铁氏切糕的外观虽然普通,也不如桂花糕拥有上等原料,但铁氏切糕胜在一文的售价,比桂花糕便宜了一半。

更重要的是,铁氏切糕极为可口,又能果腹,软糯香甜,很是甜腻。

所以,铁氏切糕一经推出,便在怀城瞬间流行起来,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家常美食。

铁氏切糕的意外走红,让铁刘氏母子以及铁富等人极为高兴,原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真有市场。

铁家寨人也很开心,上山采摘红花蓝靛不是长久之计,季节性太强;有了铁氏切糕的门路,可以作为艰难生计的重要补充,于是大家困苦忐忑的心,又稍稍放下一些。

月初,铁刘氏当着所有铁家寨人的面,把铁氏切糕的制作程序和要领,全部教了一遍。

对于铁家寨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意外的惊喜,古人视方子如命,谁会轻易将赚钱的买卖共享出来呢!

只有傻傻的铁刘氏会这么做!大家无不这样想到。

但是无偿共享铁氏切糕配方,无形中也保护了铁刘氏。

自从铁刘氏发明铁氏切糕之后,铁刘氏母子在铁家寨族人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特别是铁刘氏无偿将切糕方子贡献给族人,铁刘氏更是成了铁家寨的榜样。

这是铁拐想要的结果,铁拐知道现在还没有实力保护自己,因此必须团结族人的力量,为自己和母亲提供家族式的庇护。

同时,铁氏切糕诞生之后,族正三申五令,不许将铁氏切糕配方说与他人知,只可为铁家寨族人谋生路。

古代的市场同样很强大,不过月余时间,铁氏切糕就出现了很多模仿者。

这也是铁拐想要的结果,铁氏切糕配方越多人知道,铁拐母子俩就越安全。

事实上,在铁拐看来,配方也好模仿也好,都是市场行为,合情合理,独断专营反而会惹火烧身。

只是让铁拐想不到的是,铁氏切糕会如此的受欢迎!

所以,基于成本小利润可观等因素,铁氏切糕的市场模仿效应出现的非常迅速,怀城市面上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种切糕。

所有人都说自己是正宗铁氏切糕,他们走街串巷,肩挑叫卖,更让铁氏切糕这块招牌,彻底在怀城打响名头。

甚至一些临县也有了铁氏切糕的身影,铁氏切糕成了一份远近闻名的热卖糕点。

另外,继铁氏切糕之后,市场还陆续出现了向氏切糕、张氏切糕,甚至还有甜枣切糕,可谓五花八门。

卖青蔗的向远景,就是向式切糕的摊主,摊位依然摆在原来卖青蔗的地方。

上个月,向老头不知从哪里打听到,铁氏切糕的发明人就是铁刘氏,向远景极为惊讶。

回想起铁刘氏还是从他这里买的青蔗,才有了怀城第一份切糕,因此连忙利用铁刘氏买青蔗的机会,再三恳请铁刘氏教他媳妇切糕手艺。

向远景甚至想让他家娘子拜铁刘氏为师,不过都被铁刘氏婉拒了。

向远景并没有放弃,他将市面上已经出现其他切糕的情况与铁刘氏充分说明,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铁刘氏拗不过向远景的苦苦哀求,把切糕配方悄悄告诉了向远景一家。

向远景千恩万谢,还将卖给铁刘氏的青蔗,从原来的一个五铢二斤,更改为一个五铢三斤,算是互惠互利。

这一日,铁刘氏母子卖完半筐切糕之后,来到向远景的铺子购青蔗。

向远景老远就热情的招呼了起来,道:“铁家娘子大师傅好啊!最近可是日进斗金啊!”

铁家娘子大师傅叫的不伦不类,铁刘氏没有理会,笑着应道:“向老伯生意兴隆。”

向远景笑呵呵道:“还不是多亏了铁家娘子大师傅,不然我这能有啥生意。”

向远景说完顺手拿了一块切糕,递给铁拐道:“铁公子,你家的切糕吃腻了,来尝尝你向爷爷家的切糕。”

铁拐连忙摇手笑道:“向爷爷,我不饿。”

向远景也不强求,问道:“今日铁家娘子大师傅需要多少青蔗?我让三儿用鸡冠车给您送去。”

自从教会向远景切糕手艺之后,向远景对铁刘氏母子可谓是处处照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