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热闹的时代24(1 / 2)

时间总会冲淡世间一切的悲伤和不幸!

离沅水百年难遇的大洪灾,已经整整过去了八年。

八年来,不好也不坏,死去的人渐渐被遗忘;活着的,总要继续生活下去……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那有什么岁月静好,生命不过一场负重前行的修行!

八年时间,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欧洲人们还在黑暗中世纪的异端邪说折磨下,继续哀嚎。

而来自穷哇达则的松赞干布,听说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任赞普,实际上就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

真是雄才大略,后生可畏啊!

历史上那位出名的舞蹈皇帝阿史那咄苾,就是赫赫有名的颉利可汗,他没有攻打雁门,也没有兵临渭水,更没和北唐朝廷签署便桥之盟。

颉利可汗倚仗父兄的余荫,兵强马多,势力庞大;他不仅在草原上十分骄横,在中原大地、在丝路高原,那也是耀武扬威。

颉利可汗曾挥兵侵略北唐,吞并吐谷浑边地,杀掠官民,劫夺财物……这些都是他的拿手把戏。

最严重的的一次,阿史那咄苾暗中授意北唐的非政福武装兼恐怖组织大头目刘黑闼,借用突厥一万人马,骚扰山东践踏定州。

这可把李渊的小心脏给吓坏了!

好在北唐的玄甲军也不是吃素的,你敢孤军深入,我就敢全部吃掉。

结果刘黑达就吃了大亏,多亏他本人依靠多年练就的赖以生存的逃命大法,溜之大吉,总算逃得一命。

奈何从突厥赶来的一万人马,就没辣么幸运了,全部被玄甲军包了饺子。

通过这次简单的试探之后,颉利可汗终于明白,北唐并非传说中的花拳绣腿,还是有真实实力的。

关键突厥的新邻居,就是那位新出道的吐蕃王朝,自从小鲜肉松赞干布当上赞普之后,原本一盘散沙的高原藩子,突然之间变团结了,这下不得了,真是又臭又能打。

松赞干布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整天死皮赖脸的问北唐皇帝讨要公主。

难道是看到颉利可汗娶了后母兼嫂子,就是隋朝的义成公主为妻之后,这小混账也想模仿自己?

颉利可汗很是郁闷,吐蕃和北唐眉来眼去他管不着,但吐蕃天天派兵滋扰河西走廊,只要突厥和北唐有龌龊,吐蕃就重兵压境吐谷浑,啥意思嘛?

想捅我突厥菊花啊?颉利可汗有时气得差点就挥师吐蕃,不过均被谋臣执失思力劝住了。

执失思力说的很有道理:吐蕃小儿,不足为虑,这帮穷鬼陶尽门前土,屋上皆无片瓦,实乃民无果腹之物也;而北唐国富民弱,物阜丰盈,乃我青狼族头敌也。

说白了,打吐蕃不值得,族人都不肯去,还不一定打得过。

北唐就不一样了,弱鸡又有钱,实在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最佳对象。

所以说,北唐皇帝李渊感觉自己倒霉透了,南边儿有大敌隋朝,北边儿有突厥、薛延陀,国内还有恐怖分子刘黑达、瓦岗李密以及窦建德等。

甚至连东北边那个跳梁小丑高句丽也敢扣边,兵锋直指怀荒镇。

李渊心想:难道你们这群棒子还没被杨广打得喊爸爸吗?这么快就忘了自己当年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了吗?

李渊满腔怒火,愤恨不已,时常骂道:高句丽小儿,欺我大唐立足未稳,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宣旨怀荒镇守军严防死守,务必挡住高句丽第一波攻击;另外急派玄甲军亲赴怀荒,誓将高句丽歼灭在怀荒城下。

北方六镇果然不是吃素的,尽管已经没了北魏孝文帝时代的赫赫威名,过去十几年被杨广也败得差不多了,但底子犹在。

于是高丽棒子到了怀荒镇之后,果然吃了瘪,等到北唐朝廷重兵玄甲军亲至,高句丽连吃败仗,无奈退回柳城舔伤口。

所以说,李渊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大唐有自己的困难,那就是朋友少敌人多,放眼望去周边几乎全是敌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唯一的好朋友吐蕃,小鲜肉还不给力,雷声大雨点小,天天就想着求公主,敢情没了公主就活不下去似的。

这便是大唐的无奈,国际生存环境太恶劣了,堪称群狼环伺,北唐急需改善自己的外交政策。

事实上,大唐的子民也是痛苦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