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问26(2 / 2)

铁拐暗笑到:这老道好生有趣,这么大年纪了还充满童趣,为人倒是光明磊落。

小道士看到师父不但不帮自己,还赞赏那个小子,心中更加不岔。

小道士气鼓鼓的朝铁拐道:“你这么厉害,我便出一题,你若答对,就算你厉害。”

铁拐微笑道:“不用出了,我答不对。”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小道童不管铁拐的言语,先斩后奏,把问题提前说了出来。

铁拐摇摇头,暗叹道:老套路啊!这是小学五年级的题目吧?

铁拐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道:“兔十二,鸡二十三。”

小道童“咦”了一声,显然对铁拐一口说出答案颇为惊讶。

小道童道:“算你蒙对了!”

小道童一副小大人受气包的模样,让铁拐看了愈发感觉可爱。

铁拐笑着道:“承让!承让!”

“我再出一题,如你答对了,就算你真厉害,如何?”

小道士没有给铁拐任何拒绝的机会,抢先道:“有河工求圆木,对圆切边,然内接边长,工量繁复,求圆之周率,何如?”

小道童为什么如此钟情数学题?事实上在隋唐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在数学教育方面非常重视,且成效突出。

隋炀帝曾推出一项重要举措,在国子监内设立算学馆,并相应地在科举考试中设有明算科。

如隋朝国子寺设立“算学”,置有博士二人,助教二人,还招收生员八十人,进行数学教育。

隋炀帝本人曾多次亲临国子监视察,曰“国学之盛,近古未有”。

所以,时人爱算学并不稀奇。

铁拐非常吃惊,小道童的这道题,居然是求圆周率。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圆周率问题简直是世界级的数学难题,想不到今天会从一个小道童嘴巴里听到。

铁拐吃惊之余笑着道:“祖率有载,约率22/7,密率355/113,我说的对不对啊?小道士。”

“咦!”

这次轮到老道长惊讶了!

从头到尾没有说话的老道士,此时听到铁拐的答案,“咦”了一声之后立即从凉竹上爬起来。

老道士坐直身体,微笑着朝铁拐拱手道:“小施主可是文远先生后人?”

铁拐终于看清了老道长的样貌。

只见他鹤发童颜,须眉皆白,身上自带一股仙风道骨,和蔼的气息让人如沐春风。

只是老道士看起来不太注意形象,穿衣打扮非常随意,甚至有些拖沓肮脏。

老道士口中的文远先生,正是中国最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的字,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史料记载,祖冲之祖籍范阳逎县,为了躲避当时的战乱,举家搬迁到江南,他的儿子祖暅及后代,如今都是隋朝的子民。

祖冲之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的七位,世人称为“祖率”,这一成就比现在科技发达的欧美还有早一千多年。

祖冲之死了百年之后,他撰写的著名数学专著《缀术》,才被唐代当作课本来用。

不过十分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流传至今,因为它失传了。

另外,祖冲之与儿子祖暅还一起求出了球体的计算公式,称祖暅公理。

现在离祖冲之过世已经数十年,他的著作流传面尚且有限,但老道士却是知道的,所以才有此一问。

听到老道士询问自己是否祖冲之后人,铁拐摇摇头道:“小子不是,我也不认识文远公的家人,如果有机会,我一定拜读文远先生的《缀术》大作。”

开玩笑,这可是未来的国宝,还是失传的那种,当然要看一眼。

老道士哈哈大笑,笑骂道:“滑头小子,休得框骗老道,你既从未见过《缀术》,如何知祖率?”

老道士如此说法,铁拐心中一滞。

确实,祖冲之之前,这个世界是没人知道圆周率的!

铁拐就像被人拆穿了西洋镜一样,有点尴尬,又不知如何解释。

铁拐窘迫一笑,道:“这……这也许是个美丽的误会!”

“小施主,你师承何人啊?”看到铁拐尴尬,老道士也没有穷追猛打,毕竟是小孩子,老道士笑呵呵的岔开了话题。

“小子还没拜师,家里着实没有银钱。”铁拐实话实说道。

“那你是家学咯,不知祖上高姓大名?”老道士追问道。

不知道是祖冲之的威力太大还是天生好奇,老道士显然不太相信铁拐的话。

铁刘氏作为一个农家妇女,家里的男丁说话,她一般从不参言,此时听到老道长询问家世,铁刘氏盈盈一拜,对老道士道:“回禀仙人,愚妇铁刘氏,铁家寨人氏,祖上都是田舍奴,先夫数年前遭洪灾过世,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如今住在怀城。”

“哦?就是山脚的铁家寨?倒是不易。”老道士一边点头一边赞赏道。

铁家寨他是知道的,几年前有个杂役帮忙怀城县衙破获了夜明珠被盗案,那个杂役不正是铁家寨的吗?

老道士自然也知晓铁家寨不过一个极其普通的农家村寨,如此乡野之地,怎么可能有人知道祖率?

老道士愈发好奇,暗道:这小小少年知道祖率,或许是机缘巧合得了某位云游高人指点。

目前为止,老道士还是不相信祖率乃铁拐天生所学。

老道士道:“小施主,敢问尊姓大名?”

铁拐心道:这老道好奇心真大,跟他形象不符啊!看他样子仙风道骨,穿着打扮却是非常寒酸,想必住在这种茅草道棚,在雪峰观的地位也不会太高。

铁拐心中有些可怜师徒三人,于是哈哈大笑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铁拐说完,便向师徒三人点点头,礼貌的向着雪峰观而去。

铁刘氏见儿子走了,连忙起身向老道士歉意一笑,也追着儿子去了。

若是平时,铁拐没闲工夫吟诗作赋,不过今日看到两个俊俏童子和可爱道人,铁拐童心顿起。

再加上老道士水平不错,还知道文远先生和祖率;出于尊重,铁拐便随口吟了两句诗。

谁知此诗一出,老道士的下巴都差点惊掉下来。

饶是他博学多知,也找不到此诗赋究竟出自何处?

老道士挠了挠头,有些不敢相信,又担心自己是不是记错了?

老道士困惑的向小道姑苦笑问道:“若儿,你可知此诗出处?”

女道童年龄稍大,在老道士多年的教授下,对诗词歌赋早有钻研,名家名篇更是熟读于心。

女道童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铁拐的诗文究竟出自何处,只能向师父摇摇头,表示不知。

女道童心里暗道:如此千古佳句,不知何人所做?当真是才华绝世,举世无双,此诗定能流芳千古。

这两句诗其实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所做的《琵琶行》,前后差着上百年呢!老道士师徒自然找不到出处。

老道士叹息一声,望着铁拐消失的方向,喃喃自语道:“若儿,你说是不是他家长辈所做?不过……铁家寨,哪来的士子?何况这明明就是千古名篇,奇哉!怪哉!”

老道士根本不相信这诗是铁家寨人能够做出来的文章;别说铁家寨,即便是放到整个常州府甚至天下,又敢问谁能做出如此雄文?

小道士望着困惑的师父和姐姐,不服气道:“师父,姐姐,那小子定然是装腔作势,骗人的把戏。”

老道士微微一笑,摸了摸小道士的脑袋,自嘲道:“莫非我广成子数年不出道门,世间竟一下子多了如此多的新学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