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血战大麦宅(1)(1 / 2)

岳千里清楚地记得,庙行之战第九师团的攻击重点就是大、小麦宅,小麦宅是二营在防守,大麦宅方向只有一营,而三连正好顶在最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好在现在的第九师团还不是几年之后近三万之众的庞然大物,由于日本还没有扩军,第九师团主力只有1.3万余人,第七联兵力不到3千,用于大麦宅方向的只有一个步兵大队和炮兵中队,这仗还能打。

他刚刚接手三连就要迎来大战,见高致嵩问起自己的防御思路,就想了一下后说道:

“三连在之前的战斗中伤亡过半,在得到补充之后,总人数也不过140人,其他还有不少是轻伤员;

受地形的制约,鬼子一次最多投入百余人冲锋,再多就是从人头。

兵力上三连处于绝对的劣势,只能用火力和工事来弥补;

之前的工事修的太潦草了,单纯的线形战壕根本扛不住鬼子的炮击,所以我决定边打边加强工事,要修建简易防炮洞、纵向的交通壕;

火力、兵力也要重新调整,原则就是火力前重后轻、兵力前轻后重,留足预备队,这样才能经得起长时间的消耗。”

高致嵩也是知兵之的人,听完后连连点头道:

“你这个想法很好,我没有意见,事不宜迟,就这么办!

抓紧调整部署,鬼子随时都可能发起新的进攻,第九师团不是号称精锐之师嘛,那就让鬼子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精锐。”

军情紧急,两人很快就议定了防御方案,并且明确了分工;

补充兵全部补充到各排,多余的十几个战士留在连部,岳千里带二排、三排顶在阵地上,高致嵩带三排、连部为预备队。

一排长由营部抽调的七期毕业生宋云汉接任,从第七期开始,黄埔的学制改成了三年,毕业生所学比前六期更系统,有些职业军官的样子了,前六期更像短训班。

三连完成兵力调整后,鬼子还没有发起新一轮进攻,岳千里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带着二排、三排当起了土拨鼠;

都说人多力量大,100多人齐动手,很快就沿着战壕反斜面挖出了大量的猫耳洞,纵向的交通壕也挖出了两条,将第一、第二道战壕连接在了一起。

为了减少炮火杀伤,岳千里仅仅只在第一道防线部署了两个班,但给他们配备了4挺捷克式轻机枪,由二排长负责指挥;

他则带领其他人在第二道战壕继续挖工事,他要将第二道战壕改造成两横三纵的复合防线,唯一的迫击炮也是他亲自掌握。

鬼子现在还没有装备迫击炮,大队一级的支援火力就是2门九二步兵炮,这是一年多前才刚刚列装的步兵支援火力,口径70毫米,战斗全重212公斤,最大射程2830米;

这是一种便于随步兵机动的轻型平射火炮,用于摧毁碉堡工事和火力点,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对机枪火力的威胁非常大。

这种支援火力,往往部署在800米开外,三连除了团部支援的这门迫击炮以外,其他的武器根本够不着他们,所以岳千里就留了一手,准备用来阴鬼子的步兵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