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唯才是举和远交近攻(1 / 2)

就这样,在大多数学生的昏昏欲睡中,谢先生结束了上午的课程,宣布下课。学生们取出各自的午餐盒,开始大快朵颐。而顾城则是找了个借口溜出门去,找个无人的地方晒太阳。

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条件,除了贵族之外,绝大部分人实行的是两餐制,事实上,就是两餐,绝大部分人也吃不到,粮食短缺,好多农户都是以草籽野菜和一点点谷物混合做成的饼子充饥,象顾城这样的,本身不是家里的劳力,上学也是靠了亲戚关系求爷爷告奶奶混来的,当然中午是吃不到饭的,看着别人吃,这有多尴尬,所以每到这时候,顾城都是找理由偷偷溜出去晒太阳,靠着光合作用补充能量。

太阳晒在身上确实暖和,顾城靠着草垛,感觉浑身舒服得紧,不一会儿,就昏昏沉沉的进入了梦乡。在梦中,顾城隐约闻到了一股香气,然后看到面前有一只通体金黄,香气扑鼻的烤鸡,不由得流下口水,心想,可惜是梦里,如果是真的该多好!

就在此时,听到一个声音,很清亮,“老顾,来吃鸡了。”

顾城挠了挠头,心想这个梦还挺真实的,可惜了,再真实也是个梦。

这时,忽然觉得有人在推自己,不由得睁开眼睛,这才看见,眼前果然有一个油纸包,包裹着一只金黄油亮的烧鸡,不由得揉了揉眼睛,这才看到,这个油纸包是托在一个稚童的手里的,瓜子脸卷头发月牙眼,正是本乡最大的纨绔,杨茁。

杨茁笑的眯了眯眼,说道:“老顾,我一猜你就在这里,快一点,帮忙干掉它,一会儿凉了不好吃了。”

顾城不由得脸色微红,心里想有读书人的气节,不吃嗟来之食,可是,对方呢也没有鼻孔朝天的羞辱自己呀,而且自己只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娃,如果真的要气节,就不应该在人家的私塾里蹭书读,而且,自己虽然比对方大四五岁,但是肚子里那点学问,和人家比起来还真的没啥优势。

于是嘴里嗫喏着:“这个,我不饿的,而且,我怎么好吃茁少爷你的午餐?”

杨茁呵呵一笑,很朴实的样子,“没事的,我多带了一只,而且这东西油腻腻的我也不爱吃,请你帮帮忙,免得浪费了。再说了,下午还有射御课程,不吃饱了可不行。你要是总不合格,先生也要骂的。”

顾城一看就不推辞了,他本来就是个穷孩子,什么读书气节啥的就没有象士族那样当成金科玉律,更何况一年也没得一回肉吃,于是接过来,狼吞虎咽的吃了一条腿,剩下的却不吃,含羞说道,“家母多年未见肉味,不知道可否。。。?”

杨茁笑了,“既然给你了,自然是由你处置,只是。。。”他卖了个关子。拖长了声音。

顾城不由得一阵紧张,怀橘陆郎的故事可是耳熟能详,虽然是孝道,可也被人诟病了几百年,毕竟拿人家酒桌上的东西打包回家和读书人的品格显然不相符。

“只是怎样?”顾城紧张地问道。

“只是我早就知道,所以准备了两只鸡,”杨茁变戏法一样又拿出一个油纸包来,“所以,你还是把手里的吃了,这一只带回去尽孝吧。”

顾城脸孔涨得通红,双目滴出泪来,双手抱拳,深鞠一躬,说,“我兄高义,大恩不言谢,顾城记住杨兄的一番恩义了!”

杨茁呵呵傻笑,“一只鸡而已,老顾何必放在心上呢。”心里暗笑,这古人确实忠厚呀,这么容易就拉拢了,怪不得刘皇叔那么厉害呀,其实不是他厉害,是古代人太重视身份地位的差异了,万恶的旧社会呀,万恶的等级制度呀,我太喜欢了!

晚上回到家里,杨茁来到了老爹的书房,轻轻敲门,“父亲大人,孩儿有事回禀。”

杨善赶快打开门,一把抱起儿子,笑得合不拢嘴:“我儿何必如此多礼,你我父子之间,不需要的。我儿有什么事吗?”

“父亲,您是愿意守住祖宗家业呢还是发扬光大,把我家变成弘农杨氏的核心,甚至成为天下名门?”

“痴儿,看你说的,为父的当然要发扬我家。”

“父亲,你可还记得魏武的唯才是举令?”

“我儿的意思是?”

“咱们杨家低调了很多年了,也该多招揽些人才,在这乱世搏一下了。”

“可是,这个唯才是举令虽好,实行起来却是有很多关碍,首先那魏武是图谋篡汉,如果我家一搞,一定会有人向朝廷告发我家图谋不轨欲效法魏武的,再者,当今是世家的天下,我们一搞,会让天下世家侧目,联合与我为敌的。”

“孩儿知道,所以打算搞一个小的唯才是举,咱们有族学,我想设置新规,对学童实行考核,每月文武两项测试,无论哪一门获得前三者,奖米一石,两门均为前三者奖米三石,无论该生的籍贯、姓氏、门第出身均可获此奖励。如若学成后,成绩优异者可留在本家,外人为客卿,本家可为外庄管事,年米50石,有功者可依家规赏之。如果咱们招募成年人才,当然不能唯才是举,那样目标太大了,可是这个学童。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忠心可想而知,也不犯外人的忌讳。十五六给我家用也不必外面那些二十几岁的所谓高人差多少,价格还便宜。”杨茁这里借鉴了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那些家伙在战国期间招揽武士的办法,确确实实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我儿聪慧呀!”杨善不由得老怀大慰,抚摸儿子的头顶道“有子若此,大事可期。”

“父亲,儿子还有话说,”杨茁赶忙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