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又见交易(1 / 2)

想当年,苻坚淝水之战的时候,只是一个前军败了的谣言,就能导致百万大军作鸟兽散,被几万人追着砍,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何况现在长孙洪只剩不到一千人的骑兵,哪敢回头,杨家骑兵追上去就是一阵乱杀乱砍,漫山遍野的追杀,长孙洪只能约束着自己身边的两百人跟着自己跑,连被运上马车的主将慕容非都丢下了,本来慕容非被三棱枪尖穿透,根本止不住血,早晚会失血而死,这个就算是千年后的中越之战都是这样,何况古代的医疗条件。就这样追杀了一阵,杨敢带着骑兵返回,这次全歼了鲜卑全部主力,连同上一次,斩首一千五百多,斩首敌军主将冀州别驾慕容非(杨小瓜觉得反正这个人已经没什么治疗的价值了,所以干脆让他自生自灭,当天夜里就死去了,因为是被杨小瓜一枪刺伤而死,说不得就算成杨小瓜本人的斩将之功,这也是公平合理的),完全算得上是大胜了。杨小瓜命令全军休整,打扫战场,把俘获的马匹,补充完自己的骑兵缺损,剩下的挑好的运回家里,只保留一些驽马充作驮马,运送物资,整整呆了一天,前边传来消息,包围陆家的鲜卑人已经全军撤退,陆家的家主听说了这边的战绩,亲自率领全家重要的人物出村三十里迎接杨家援军。

杨小瓜不敢怠慢,赶忙也率领全部人马前往陆家堡。因为不是打仗,可以走得快一点了,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就看见了远远地一个硕大的芦席棚。这个棚子真的好大,足够坐一两百人吃饭。芦席棚里看到源源不断的大军,知道是杨小瓜带着人马来了,就纷纷站起来,在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在古代人均寿命短,三十岁算中年,五十岁就算是老年人了,著名的千古战神岳大帅三十七岁就做了爷爷。)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缓步出来迎接。这位老者身穿一袭青衫,身材挺拔,三绺长须,面貌清癯,往那里一站果然是鹤立鸡群一般,非是凡品。

杨小瓜估计对方就是陆家的家主陆平,不敢怠慢,连忙翻身下马,后边的骑兵也跟着都下了马,牵着马步行向着陆平走过去。

远远地杨小瓜抢先打招呼:“前面可是陆家伯父?杨氏子杨茁有礼了!”说完了抱拳长揖。

陆平赶忙跑了几步扶住杨小瓜弯下的身子,嘴里客气道:“早听说杨家贤侄英雄出于少年,文才斐然,康乐吾兄在书信中对贤侄是赞不绝口,说贤侄的才华青出于蓝,将来定是管乐之流,我还以为他爱徒心切言过其实,今日看来,贤侄小小年纪就率两千步骑两战破敌数千,还斩首了敌酋慕容非,简直是孙吴转世呀!”

“哪里哪里,伯父谬赞了,小侄年不过十二,黄口孺子而已,侥幸打了个胜仗,依仗的不过是将士用命而已,说起来我家大哥杨荟冲锋陷阵不畏矢石,我的表兄顾城运筹帷幄,加上我的亲卫统领杨敢勇冠三军,这才是小侄取胜的关键所在,小侄不过是贪天之功罢了。”杨小瓜赶忙谦虚。

“贤侄呀,你先到这厢来,老夫有事情和你商讨。”陆平拉着杨小瓜就往芦席棚里边走,其他人看到两人要密谈,也就知趣的放慢了脚步,任由两个人来到棚下。

“贤侄呀,老夫心中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陆平一脸探寻之色。

“伯父有话但讲无妨,小侄洗耳恭听。”杨小瓜很诚恳的回答。

“呃,不知贤侄此战确实斩获几何,缴获又有多少?”

“这。。。个。。。。嘛”杨小瓜不由得拉长了音调,然后看着对方的胃口已经吊起来,就故意压低声音,“不瞒伯父说,小侄是役共斩首千五,生俘蛮奴五百余,只可惜战马大半死于战阵,故而只获得伤残驽马千乘,马革千余。”这里说的马革,当然是死马,剥了皮就是了。杨小瓜的规矩,不放过一滴油水,所以,死马统统剥了皮,马肉制成肉干,马皮硝制成皮革,可以做铠甲,也可以卖给国家军队。马骨头也都回收了制作肥皂、饲料和肥田。

“嗯,贤侄果然厉害,不知道可否将贼奴首级让与老夫一些?另外,贤侄俘获的马匹,老夫也想分一杯羹,不知可否?”陆平的神色有一些忸怩。

“长者有命,故不敢辞,只是不知道伯父要这些何用?”杨小瓜装成一脸纯洁的样子。

“呃,不瞒贤侄,我家此次损失不小,贼势凶凶,若是没有贤侄来救,寒家全族恐难幸免,然塞翁失马,贤侄既然来救了,且杀贼无算,这里边就有泼天的好处等你我两家了。我朝虽然并未像秦朝那般明令以军功封爵,实际上这杀贼的功劳却也不小,本朝武帝以军功立朝,对杀贼之功自然简在帝心,故而老夫腆颜想要分贤侄一杯羹,这样寒家二子均可举孝廉,贤侄年纪尚幼,纵然这些功绩全报给朝廷,朝廷也无法立刻封赏,只好记在勋册,然而过得几年,待贤侄冠礼之后,贤侄的功绩早被朝廷忘却。而此次若是贤侄慷慨,与我三成之数,我陆家不但感激贤侄救命之恩,而且答应,将来必以全族之力助贤侄上青云。况且,我家愿出重金赎买贤侄俘获之物,无论驽马还是马革,均以战马市价,百金一匹,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杨小瓜心里明镜一样,毕竟对方是世家大族,公开买人头军功,说起来太丢脸,但是白拿更不可能,就花重金买其它战利品,好把中间的差价换出来。自己算了算,一千匹驽马(确确实实是驽马,除了鲜卑人拉辎重的,还有受伤的战马,真正的好马早就运回家去了。)加上马皮,就是两千,每匹百两银子(百金不是一百两黄金,更不是一百斤黄金,而是一百两银子,南北朝时期白银不是法定货币,但是金银早就是硬通货了),折算起来要两亿文钱,绝对是一笔巨款了,此次出兵的抚恤加上辎重,最多也就是一两万文钱,这个利润果然是一本万利呀,怪不得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呢。(此处杨小瓜并没有把自己剩下的人头和缴获的战马计算在内,因为没有变现,他本能的忽略了)

就这样,两个心怀鬼胎的人达成了罪恶的人头贩卖合同,两个人手拉手,没事人一样,走出席棚。此时,陆家的管事陆三上来躬身问道:“家主,酒席已经准备好了,可否开宴?”

陆平微微点头,就有百十个家丁上来,摆上条几,然后各位乡老按照各自的次序就坐,这个地方陆家虽然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士绅财主都是姓陆的,这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色,一个豪族,伴生其他士绅,绝不会把其他家族赶尽杀绝,相反的,只要是依附主家,就可以获得相似的权利,平时不但有讲话的权利,而且还有做官的机会,这也是中国世家的生存之道,千年的世家,百年的王朝,只有共生,才能不会在式微的时候被赶尽杀绝。

杨小瓜是来救援的,理所当然的坐在客座上,与陆平相对。在南北朝时期,吃饭还是分餐制,每个人跪坐在草席上,面前一个和现代茶几差不多的条几,上面摆着酒樽和菜肴,客人喝完了酒,就有仆人负责给满上,和现代VIP服务差不多。现代你要是去少数民族聚居区,仍然会发现有类似的场景,有厨子给你分好肉,还有美丽的姑娘给你斟酒。杨小瓜一直怀疑,就是因为大家都坐在草席上,所以现在才把吃饭叫做吃席,但是只是猜测,没有任何证据。

陆家和其他家族的人都坐在西边,杨小瓜、杨荟、顾城、杨敢依次坐在对面。杨小瓜首先举杯,感谢陆家的款待,表示来得匆忙,打扰各位了。并主动建议:“若没有陆伯父和各位前辈的拼死搏杀,小侄也难以获得此战的胜利,为感激各位,这第一杯酒,为陆伯父寿!”

大家闻言赶忙端起酒樽一饮而尽。然后就开始互相溜须拍马的吹捧起来,有夸杨小瓜少年英雄的,文武全才的,也有夸陆平深通韬略,在敌军万人围困下指挥若定的,大家叽叽喳喳,说的个不亦乐乎。当然酒也没少喝,杨小瓜推脱自己年纪小,对别人的敬酒浅尝则止,别人也不好强劝,只是自家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

各位士绅一开始看见杨小瓜,也很惊奇对方的年纪,心中不免轻视,心想杨家为了培养儿子太过不遗余力了,就不信这小小孺童能够打败鲜卑大将三千铁骑(实际是两千五,但是古代人习惯夸大其词),就这么矮小纤弱的样子,如何能够阵斩敌方大将然后从容离去,肯定是冒了其他人的功劳。再看看杨小瓜身边的杨荟和杨敢都是威武雄壮的样子,心中暗想,一定是这两个人之中的一个干的,被这小儿冒功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