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事有反转291(1 / 2)

京卫还没想明白,李无疆接着说道:“不会,他们只会高兴张大臣遭到报应,京卫你时常在皇城挽救朕的名声,那你可曾想过祭台之举其实朕也是在挽回朕的名声,朕在祭台斩首的大臣没有一个是白死的,他们曾经坑害过的人加起来可不少,其他百姓可能会认为朕残暴,但这些人就算认为朕是暴君也会觉得那些人斩得好,朕若不斩了张大臣,就算将被贬的大臣叫了回来他们也未必会全心全意辅佐朕,朕也在挽回朕的名誉,不过不是暴君的名誉,而是昏庸无能,忠奸不分的名誉。”

李无疆知道京卫在意暴君的形象会给百姓不好的印象,但是他有不同的看法,于百姓,暴君更有震慑效果,只要没有实际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只是念叨念叨,不会因此有什么举动,大臣们可不同。

前身继位那些年,不少大臣被奸臣陷害,虽然前身都没将他们处斩,但被贬的被贬,打入天牢的打入天牢,就算有一腔精忠报国的热血也在天牢或者被贬途中寒没了,他在祭台斩杀的那些大臣可不是随意选的,全都是他经过精挑细选选出来的,为的就是方便之后将被贬的那位大臣给叫回来。

“可是……”

京卫能明白这个意思,只是想到百姓觉得巫丞相比皇帝好,始终觉得心里不痛快。

“无须可是,成大事者需沉得住气,名誉这种东西不过是过眼云烟,你可知朕这次去悬令城有何收获?朕拨款给悬令城给每个染病的百姓分半两银子,结果何城主只给百姓三十文,但就这三十文就让百姓感恩爱戴,做个好城主的成本只需要三十文,倘若以后朕给赤夜国所有百姓每人五十文甚至一百文,那朕是不是又会变成百姓爱戴的明君?既然用钱能换回声誉,那就等需要之时再换,无须着急。”

李无疆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意思,好让京卫放下对声誉的执着,从而能逐渐看开。

夜深之后,京卫也放下心中的执念,随后退了出去。

狂鳞也从外边回来守卫,依旧是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安静直到天亮。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平静的日子里凶潮暗涌,皇宫里突然多出来的来历不明的小男孩,起初他们还以为是皇帝的私生子,最近总是看他灰头土脸,有时候身上冒着黑烟从寝宫里出来,头发还成了鸡窝,一种像去了鬼门关回来的感觉,加上皇帝自己亲口说给阎王献寿,大臣们不得不多想阎王是不是又教了皇帝一些奇门异术。

大臣们又人心惶惶,还有不少大臣把年幼的儿子孙子全都送出皇城暂时在别的地方安置,以免被暴君拿去献祭。

大臣们都认为东方穹为了重回朝堂牺牲了自己的寿命,越发确认皇帝最近又见了阎王并且还有些交易。

天牢里除了关着忠臣,同时也关了不少奸臣,为了显得一视同仁,赤夜皇帝没有处斩奸臣,只不过将忠臣转移到陵水天牢特别优待,东方穹通过献寿重回朝堂,不少大臣也打起了这种心思,想让牢里的奸臣也通过给暴君献寿重回朝堂。

反正他们在牢里也没有任何价值,而且还会面临处斩,出来还能多活几年,况且东方穹带了这个头,他们越发觉得此举可行。

某个雨后的早晨,退朝之后,以绪太师为首的人先行离开,但离开没多久又折返,全都去了御书房。

这还是李无疆首次召见这么多贤臣,御书房是商议大事的地方,太师们一来到御书房就知道皇帝今天要谈大事,全都做好了准备。

李无疆来到之后什么都没提,只提了前不久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的关于提高赋税一事。

“近日,诸多大臣上奏说要提高赋税,几位爱卿怎么看?”

李无疆毫不见外,将上奏说要提交赋税的奏折全都推了出去,让绪太师他们过目。 绪太师率先出列,“陛下,赤夜国这些年天灾四起,百姓们连养活自己都难,再提高赋税他们真的毫无活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