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季昌明的中庸之道110(1 / 2)

说起来。

季昌明在汉东这片一亩三分地的政田上没什么存在感,整个人低调的可怕。

没人提的话,大家都想不起来还有季昌明这么个人。

但实际上,同为副部级的官员,又是汉东省检察院大哥大,季昌明手里的权利一点都不小。

从最初那场汇报就能看的出来,真论起权利地位而言,也就比高育良矮那么一点,跟李达康完全可以平起平坐。

但是一直以来,这位老检察长却是不显山不露水,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将规矩这两个字摆中间,谨小慎微,简直像是个千年老乌龟一样。

在祁同伟、李达康眼中,季昌明的形象完全不值一提,完全就是一个迂腐的儒生,不懂得变通。

但是殊不知,就是他们眼里的这位老儒生,在没有任何政治资源的情况之下,硬是一路从基层的检察官、走到了今天检察长的位置。

城府和手段,绝对不是李达康、祁同伟这些人能媲美的。

在汉东这片政坛之中,论及中庸之道,这位季昌明老爷子敢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毕竟纵观中华上下几千年,但凡走上仕途之人,有人功高盖主,有人门生遍吏,有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凡是这种将文、武、权利、金钱、智谋、名声做到一个最高的位置、最后能功成身退,圆满结局的士子,无一不是深谙中庸之道之人。

上善若水。

拿得起,更能放的上。

思想很清楚,自身的位置一直摆的很正。

凡是未优胜先忧败。

现在坐在评委席的刘和平老师,其里面的两个人物,黄锦和他那义子、杨金水,无疑就是这样两个人。

而季昌明也是如此。

他做事虽然圆滑,但却不失原则。

在其位,谋其证。

一切拿证据说话,按规矩说话。

接近快四十年的政法口工作经验,季昌明深知一件事,那便是检察工作大不易,风险非常之大。

陈海一事就是最大的证明。

若论干部最不想得罪势力之一,检察院绝对算是其中之一。

因为等他们上门开始传唤你的时候,解释也没有用,干脆就直接澄清犯罪事实就行。

但是另一方面,若论干部最讨厌厌恶的势力群体,检察院绝对是第一章,

因此作为汉东省检察院大哥,季昌明在对外的时候,常常以柔示人。

看似明哲保身,程序呆板。

但其实这是以柔克刚。

如若跟其他单位出现矛盾了,进,他可以规章制度为由,依法办事,退,他可以自身一直塑造的形象,充当检察院和其他部门的润滑剂。

进退之间,游刃有余。

在外人看来,汉东检察院一个个的都是精兵强将。

不管是吕梁,还是之前的陈海、陆亦可,亦或者是现在的侯亮平。

都属于做事不留情面。

要么你没一点问题,高枕无忧。 要么,就直接办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