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花间令17(1 / 2)

  顾雍说着,想到卓山巨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神色间似有嘲讽。

  “贾荃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但已经上了这条船,便没有了回头路。”

  听到他的感慨,潘樾这才问道,“贾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那些青盐走私到了哪里?”

  他总觉得这里边还有文章,而且对方真的要造反,光凭钱是不够的,还要招兵买马。

  只是,兵马不易隐藏。

  这背后的布局究竟是怎样,潘樾想了许久也没有想通。

  对面的顾雍听到他的话,神色诧异了几息后才苦笑道,“青盐的事都被你查了出来,看来我们栽的不冤。”

  他说着看向对方身后的幽辞,言语间有些试探道,“潘将军知道吗?”

  “知道什么?”幽辞眉头微挑,反问道,“知道你们将低价的青盐打入西北?”

  “青盐被走私到了西北?”潘樾闻言,不解道,“目的呢?”

  若只是为了扰乱西北的官盐市场,这么大的布局,只是为了这么小的目的,显然有些得不偿失。

  对面的顾雍没有理会他的问题,目光还是一直盯着幽辞。好半天,他才笑得畅快道,“潘将军不愧是那人想要除之而后快的人物!”

  “卓山巨派来杀潘大人的那些人,也是将军解决的吧?”

  听到这话,潘樾也不去想这背后有什么阴谋了。

  他不再克制的握紧了肩膀上的手,神色担忧的回头。

  望着他眼中的神色,幽辞嘴角微扬,安抚性的动了动被握紧的手,随后,他抬眸看向眼前的顾雍,神色微冷。

  觉察到他身上的气势,顾雍也不敢再卖关子,连忙开口为潘樾解惑道。

  “西北的军饷来源于盐税,贾荃利用歌姬买通官员,让私盐涌入西北。私盐价格低廉,销售无门便发不出军饷。”

  他说到这里便不再继续,但只要稍稍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一旦军饷发不出来,人心浮动之下,一个小小的导火索便会引起军中哗变。

  而只要西北军出事,皇上必然会问责守将。

  到那时,已经是太尉的贾荃便会接任大司马之职。

  结合掌握的证据,这个时候,潘樾终于知道了贾荃的打算。

  “他是姜族人,筹谋这一切,就是要成为手握兵权的大司马,为姜族来袭打开方便之门!”

  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你知道京城里他们贿赂官员的地方在哪里吗?”

  “京城的事我不知道,他也不允许我知道。”

  顾雍的眼神自始至终看的都是幽辞,在看到对方准备离开之时,他急忙起身叫住对方,眼神中带着祈求高声道。

  “潘将军,该说的我都说了,我只想活命!”

  幽辞见他这么怕死的样子,轻嗤了一声才道,“放心吧,你可是重要证人。”

  有了他发话,顾雍终于能够将提着的心放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