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何家兄弟(1 / 2)

云鹤道长回到观里,几天以后,青木掌门让他带学文和九天下山历练一番,要学清虚观的武功,比悟性更重要的是人品。这两个小子虽然莽撞,云鹤对他们的印象并不坏。这么多年一直深居简出的唐大明从不对外人有过感情的表露,不惜开罪郑佑铭助他们脱困,江湖义气是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喜欢而愿意为之付出。

下山之前,青木掌门对他说:“这俩小子天天闹着要习武。骨骼舒展,身体条件都不错,刻苦锻炼会有大成。相貌上看,善根不浅。若是将来成为一等一的高手,而我们教错了人,会酿成大祸,必须慎重。让他们跟你跑一圈,多多观察。”

云鹤回头招呼他们快一点。学文应了一声,跟了上来。一路上,他和九天耷拉着脑袋,坐在马背上,打不起精神。两次,切瓜砍菜般,将和善堂的一群彪形大汉打的落花流水,唐爷和洪叔也说他们武功进步的很快,忘乎所以了,以为立足江湖,扬名立万,就在弹指一挥间。

胡少成是他们第一个强敌,不得已二打一,虽然不占上风,好歹有攻有守。就算不输,也是脸上无光。那个姓商的秀才,看身板还不如胡少成,心想遇上了软柿子,暗中窃喜,不料被一拳一拳的砸倒,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要不是使鞭的小女兵突然出现,那一关不一定过得去。

忘乎所以的自以为是完全消失,取之而代的是深深地失落和自卑。强中自有强中手,厉害的人多的是,而他们属于最微不足道并且没有自知之明的那类人。好容易到了清虚观,青木掌门对他们拜师学艺的要求置之不理,安排干些担水砍柴的杂活,别提多憋屈了。

云鹤道长见两人情绪低落,说:“振作起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万事随缘,顺其自然。有缘才能水到渠成。”

九天低头说:“唐爷不假思索让我们投奔清虚观,不就是有缘吗?”

“有缘没缘看你们自己。唐爷第一次求人,把你们托付给我。你们和他倒是挺投缘。”

九天说:“唐爷是好人。我们跟和善堂结了两次仇怨,一次比一次大,他都尽心尽力的帮忙。”

“不错,唐爷是好人。你们知道皇宫出来的财宝吗?”

学文说:“知道。唐爷他们就是因此被追杀。”

“唐爷是河南商丘人。他为什么不愿回老家?从宫里逃出来,风光不再。乡间的闲言碎语他听说过,什么残疾,不男不女,还有更难听的。他发誓永不回乡。前几年河南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官府赈灾不力,到处都是饥民。他找到我,要我派人取出赤霞峰的藏宝,救助老家的灾民。心里有怨气,爱更多啊。”

“藏宝取出来了吗?”学文问。

“全取出来了。找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成立了赈灾基金会,专门管理资金的运作。这些年大水大旱以及虫灾发生了很多次,这些钱派上了大用场,救了很多人的性命。唐爷功不可没。”

“财宝没有了,对唐爷的追杀应该可以停下来了。”

“不能掉以轻心。满清的余孽,贪婪的军阀,无不虎视眈眈。一旦知道财宝已经用之于民,恼羞成怒,更有可能起杀心。他们是不会为百姓着想的。”

“道长,”九天拍拍马,和道长并肩。“冲着唐爷这层关系,你更应该教我们武功。”

云鹤哈哈一笑:“我不是说了吗,有缘没缘在你们,不在我。”

“我们该怎么做?”

“顺其自然。”道长说。“我领你们去个地方。两个小友跟人家比试武功,你们评评他们做的对不对。”

云鹤道长双腿一夹,加快了速度,两人紧跟着他。几匹马在山林间的小道穿梭。清晨的寒意被冉冉升起的春日渐渐驱散,连绵不断的丘陵一片碧绿,蜿蜒的小溪在他们脚边缓缓流淌。

半个钟点光景,到了大约百来户人家的小王庄。大多数是土坯草房,靠近村中央有个青砖砌成的祠堂,迎面大约七、八米宽,比较高大,是村里最好的建筑。附近有几所斗子墙搭建的瓦房。祠堂门口,围着好多村民。两个牵着马的年轻人孤零零地站在空场子上,一对惊恐不安的青年男女畏畏缩缩地躲在他们后面。

他们对面,祠堂大门口处,站着一排年龄不等的男人。一个戴着瓜皮帽的老头子颤颤巍巍地走到场子中间,挥动着双手说:“都是乡里乡亲,有事商量着解决,不要撕破脸,打出仇来。”

个子高一点的年轻人面色冷峻,转头对那对男女说了几句,示意他们不要怕。男的脸上红肿未消,佝偻着腰,女的一直扶着他。另一个往前走了几步,对老头子拱手道:

“在下何木子,这位是兄弟何木然。族长老爷,听春兰说您老人家在村里德高望重,和诸位长辈一起维护王氏家族的伦理纲常,想必不会被某些人的威逼吓倒,也不会被收买。我们兄弟是外人,按理不该对你们的家务事说三道四,但天下人管天下事,遇上恶霸,总得讨个公道。”

人群中,一个头发老长的中年汉子拍着手过来,声音洪亮:“这位小兄弟会说话,一席话把老人们的嘴堵上了。五福要找老婆,跟情敌起了纠纷打起来,怎么就是恶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