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朝时的故事(1 / 2)

恶来的亲爹叫蜚廉,也唤作飞廉。

这个“飞廉”的名字很有来头,有可能来自上古神话中风伯的名字。

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有注释道:“飞廉,风伯也。”而风伯的一个神通就是来无影去无踪,这也便是飞廉的能力。

《史记》里说“飞廉善走”这个“善走”现在普遍理解为跑得快,也就是说飞廉是个“博尔特”。

其实,“善走”也可理解为骑术高超,之前就曾强调过秦人的畜牧超能力,伯益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那是都受了大禹的赞赏的。

这样看来,飞廉驾驭一匹马应该也不是很难,所以以上的假设完全有可能成立。

当然,不管这个“善走”是指双脚还是马,这并不妨碍飞廉有能力使得自己的移动迅速快捷。

因为这个能力,飞廉当上了纣王的通信员,为纣王传报一些紧急消息。

再来看这个恶来。说到恶来就必须说到另一个人,这个人生在东汉末年,就是曹操身边那个大名鼎鼎的大将:典韦。

熟悉典韦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外号,这也是曹操对他很高的一个评价,叫“古之恶来”。

将典韦比成恶来,也可以看作唯才是举的曹操没在乎典韦的为人。

他这一个称赞,也无非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这个大将典韦是个力大无穷的猛士。

《史记》里说“恶来有力”,就说明他是个出了名的大力士。因为这个能力,恶来也就当了商纣王的保镖。

这样看来,飞廉和恶来也算是两个有能力的奇才。

令人遗憾的是,二人是空有一身武力,却没有头脑。(作者:两只大猩猩)

两个人都死死地跟着商纣王作乱朝纲,难怪父子俩凑合到一起,落下了千古骂名。(感情这俩不是武力一流。而是情商一流,武力三流)

公元前1046年,殷商在纣王这里也走到了尽头。就如同当年商汤对桀一样,以姬发为代表的周族人拿着小作文,领导着诸侯联军开到了牧野。

在牧野一战中,纣王终因人心向背而惨败,商王朝自此随夏王朝一样埋进了历史的尘埃,天下再次易主,周王朝开始在历史上谱写下它的辉煌与衰败。

但历史的循环并没有给秦人带来类似的命运。

与先祖费昌不同,飞廉和恶来终因其“真•助纣为虐”的恶名而难逃一死。

恶来随同纣王死在了“牧野之战”里,而关于飞廉,另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记载说在牧野之战前,飞廉作为商朝的使者出使北方,等到飞廉回朝后,纣王已经同商朝一起被姬发赶下了历史的舞台。

这下飞廉可找不到人禀报他的出使情况了。最后飞廉只得来到霍太山,在那边筑了个坛,向远在地府的纣王作了报告。

(孟婆:你到底喝不喝汤啊?纣王:别急,我下属给我发了条短信。)

在这次奈寞中,飞廉还意外发现了一副石棺,石棺上刻着几行神秘的小字:“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史记.秦本纪》)

这句话是说,上帝因飞廉没有参与殷商之乱,特赐他一副石棺来光耀他的后代。

石棺之说当然是扯淡,但可以因此演绎开来的情节也必然多种多样。

不过无论事实如何,这个故事都可以说明飞廉作为纣王的大臣,对主公的尽忠还是很到位的。

有谓“受人托力尽其能,为人谋力尽其忠”,飞廉的错误或许只是没有站对队。

秦人先祖在纣王这一世走得不那么顺当。后来,随着周王朝在中国开始了它的历史,秦人也随时寻找着露脸的机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