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早知琅表哥来,我就不来了(1 / 2)

“宝兄弟怎么想?可是也想瞧瞧?”

贾琅也不瞧宝钗,只盯着宝玉问道。

要说这宝玉是个最怜香惜玉的风流种子,因着听了宝钗的话,也勾起好奇。

只笑道:“若是琅兄弟割爱,能给我同宝姐姐瞧瞧便是再好不过了。”

正说着话,又往贾琅这儿瞧,却见贾琅面上虽带笑,一双凤眼却似把刀子,瞧着竟是动了真火。

“话说回来,看与不看又如何打紧?”

贾宝玉不明所以,但也还算机灵,因而又补道,“那玉到底是天家恩赐,我是素来笨手笨脚不听使唤的。

若是不小心磕了碰了,岂不是连累全家?”

薛宝钗一听这话便调笑宝玉:“我道是什么,连你这皮实惯了的也怕。

便只让琅兄弟放在桌案上,咱们凑近看上一看不就行了?

琅兄弟,你觉着如何?”

不愧是二房的亲戚,这不动声色撺掇别人的劲儿都同二太太王夫人一模一样。

若是王夫人知晓自己的宝贝疙瘩宝玉被薛家这对母女当了马前卒,不知是何感想?

贾琅这般想着,也不再推诿,将那玉佩解下托在手心。

宝钗、宝玉便凑近细细观赏。

那薛宝钗瞧着玉佩赞道:“到底是今上恩赐,我们薛家大小也算是个皇商,竟也未曾见过这样莹润的宝玉。”

说着也不伸手,只抬头望向贾琅,“琅弟弟这玉可也有字没有?”

“不过是块玉,平日里带着顽罢了,何须配什么字?”贾琅答道。

宝玉因听着宝钗反复问玉,不禁奇道。

“宝姐姐怎的这样在意那玉有字没有,可有什么缘故?”

这厢宝钗摇头,只笑道无事。

身后宝钗的丫鬟莺儿嘻嘻笑道,“哪是无事呢?

缘是我们小姐也有个项圈儿,上面錾了几句话。

推己及人,才这般问两位爷的宝玉可有字没有。”

“莺儿,越发多嘴了!”宝钗适时嗔道。

宝玉听了,也被勾起兴致,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给我也赏鉴赏鉴。”

宝钗道:“你别听她的话,没有什么字。”

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琅兄弟的,却不许咱们瞧你的呢?”

他复又回头道,“琅兄弟,你说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

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贾琅此时与宝玉、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

那边宝玉正问着:“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

那厢宝钗已是解了排扣。

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

还未待宝钗作答,贾琅已是面色大变,登时站起身便朝着外面走。

回头一瞧那石头脑袋还愣着,同他那宝姐姐说话呢!

于是又回过头去,劈手拽过宝玉的衣襟,就这样扯着他往外走。

甫一掀开门帘,便见薛姨妈隐于帘后做偷听状。

贾琅径直拽着宝玉路过,竟是瞧一眼也嫌脏。

那薛姨妈竟一声未吭,也不阻拦,眼瞧着贾琅同宝玉就这样离去。

“琅三爷!琅三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