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诏止苏宁 核查京营(1 / 2)

“惟是封疆多事,征输重繁,未遑苏豁,乃有织造钱粮,虽系上供急需,朕痛念连年加派络绎,东西水旱频仍,商困役扰,……”

这话很长,但具体的意思还是听明白了,必下要停止苏宁制造,这个职位本来就是为宫里采购布料和衣裳的,跟他们没关系,这办事的太监还仗势欺人,取消了也好。

“陛下英明。”

朱由检就知道这事能成,一方面是因为与官员们没有根本利益关系,二就是他们希望皇帝能像汉文帝,宋仁宗那样多听飙车呢的话。

“既然都没有意见就拟诏吧!”

这时另外一个声音传了出来,“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检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竟然是户部尚书苏茂相。

“苏爱卿要奏什么?”

苏茂相跪拜伏地,“臣请核查京军粮饷”。

听了这话朱由检想起来了,史书上有写,天启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户部尚书苏茂相上奏核查京军粮饷。

“细细说来。”

苏茂相抬起头继续顺着,“京军每年放粮饷三百余万石,如今京通二仓存米只有二十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三石,目前犹以旧积支吾,后将何继。”

朱由检听明白了,这意思就是每天支出三百万担,如今只有二十六万担存粮,只能用以前剩下的支撑,以后怎么办?

他想要听的是后面的话,“爱卿以为如何?”

“锦衣卫人数于万历间仅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余人,如今是三万六千三百六十余人,要多支出支米二十七万担。文思院匠官原是七百五十三人,今增补为三千二百八十八人,多支米三万余石。”

说完又跪拜下来,“臣乞查覆。”

听他说完朱由检心里一乐,“苏爱卿所言甚是,京营关系京师防御,粮饷必不可缺,是得查一下,徐爱卿此事就交给你了。”

其他人还在想这徐爱卿是喊谁的时候就听见一声“臣遵旨。”

齐齐看去,这不是徐光启吗?此前向先帝上奏购买番子火炮,信仰?什么天主的人吗,他不是离开京城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徐光启也很高兴,都表现了出来,本来核查京营还没有借口,如今不就是理由吗?这还是户部尚书提出来的。

朱由检也想大笑,瞌睡来了就有枕头啊!简直太合心意了。

趁着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又抛出一颗炸弹,“此前你们上奏阉党一事,朕思来想去今日其中一事也该有定论了,其他等证据齐全再论。”

“此前各地官吏争相效尤,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拆毁民居,引的天怒人怨,今日下旨,生祠修建再拆劳民伤财,姑只拆毁生祠中的灵位塑像,改为幼学。”

众人还以为要拆了呢?结果是只拆泥塑,但改成学他们也不能反对,身为儒家学子,尤其重视教化,学堂很是重要,反对的话站不住脚。

朱由检见他们不说话就表示默认了。

“陛下,既然已经拆毁各地生祠中的泥塑,那罪魁祸首魏忠贤是否也应归案。”

朱由检看着说话的人,一脸的为难,“不是朕不想杀他,但先帝死前叮嘱过朕,照顾好皇嫂,重用魏忠贤,朕不能违背先帝的遗言啊!”

这话让下面的人住了嘴,先帝遗言啊!还要怎么说,难不成还让陛下违背先帝遗言是不想活了,还是想要遗臭万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