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创建白龙社(1 / 2)

小日子动漫最发达的地区是东京都。在本子,动漫文化非常丰富,拥有大量的动漫圣地,这些地方吸引了众多动漫粉丝进行圣地巡礼。

根据最近的数据,本子约有5000个动漫圣地,其中东京都以其1712个动漫圣地位居榜首,数量远超其他地区,占比超过全国总数的40%。

神奈川县作为排名第二的地区,其动漫圣地数量仅为东京都的四分之一。这一数据清晰地表明,东京都是日本动漫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不仅因为其动漫圣地的数量众多,而且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也是全国之最。

1976年深秋,枫叶渐染的10月,陈佳明带着他的漫画班底,来到了本子神奈川县寒川町。寒川町,一个风景优美而又蕴含活力的小镇。

陈佳明深知,在异国他乡创业,不仅要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更需要一位深谙当地文化、商业环境的引路人。

于是,他借助国际猎头巨头海德思哲的力量,精心挑选,最终锁定了一位日籍台湾人——早川普夫。这位年届不惑,经验丰富的前讲谈社经理,不仅拥有在出版界深耕多年的管理智慧,还拥有一张覆盖广泛人脉的社交网络,这对于初创企业的快速成长至关重要。

早川普夫的到来,让公司筹备初期的速度大大加快。他利用自己在讲谈社积累的深厚资源,迅速搭建起了公司运营的骨架。从招募团队、建立供应链,到疏通政府关系、开拓市场渠道,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他工作大半辈子的人脉。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在他高效有序的指挥下,公司的基本框架已初具规模。

陈佳明租下了一处工业写字楼的上下两层,一共将近300平。半年一付,花费250万日元大概6万港币。现在本子的房价还没有到达离谱的程度,再过几年,也就是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PlazaAccord)签订。

在此之后,日元开始快速升值。为了应对日元升值对经济的潜在负面影响,日本中央银行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连续降息,这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而引发了资产价格的急剧上涨。

从1986年开始,本子的商业地产价格显著上升,随后这股上涨趋势扩展到了住宅用地及其他类型用地,并从东京都中心向周边区域,乃至全国各大城市蔓延。到了1991年左右,本子六大主要城市的商业地价在短短六年间上涨了大约三倍,标志着泡沫达到了顶峰。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日本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遏制过热的经济,包括提高利率及加强房地产贷款和土地交易的监管,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开始显现裂痕,并最终在1991年后破裂,导致了之后长期的经济衰退,即所谓的“失去的十年”。

而在公司组建的这半个月里,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每一盏灯光下都是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陈佳明与他的画师团队就一直处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以最快的速度把三大漫画给赶制出来。

早川普夫也一直在神奈川县四处奔走,找到能够合作的商铺。没错,陈佳明的白龙社仅仅只是一个出版社,作为一个出版社,最重要也是最贵的就是印刷机了,陈佳明花了重金从滨田公司买了两台湖滨印刷机,大概花了两百万港币,这一下把他电影发行卖的钱给花的差不多了。

但是他不会只满足于出版漫画,他更想把握市场的上层资本市场和下层的零售市场。但是现在没有资本去完成这一任务,所以只能找到合适的下游实体店合作。

10月底,秋意正浓。天空澄澈高远,阳光温柔洒落,不再炙热。五彩落叶铺满径,微风带寒,携果香,晨昏轻雾缭绕,添几分神秘与遐想。这是一个色彩斑斓,静美而又略带凉意的时节。

在一间装潢现代且光线柔和的会议室里,陈佳明与角川春树面对面坐在一张长形会议桌旁。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若隐若现,为这场重要的商务洽谈增添了几分时代感。桌面上整齐摆放着几份文件,其中包括双方合作的草案和一些精选的漫画样本。

陈佳明选择了角川书店作为合作伙伴,70年代的角川书店正处于转型和扩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角川书店的原社长角川春树推行了一系列创新策略,这些策略后来被称为“角川商法”。核心在于通过整合内容创作、出版与媒体的多领域联动,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

具体而言,角川书店在70年代后半期开始将业务范围从传统的出版领域扩展至影视行业。他们投入巨额广告费,标榜拍摄大片,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这一时期的角川不仅在出版业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还通过制作和投资电影,如1977年的《人证》,高调进军国际电影市场,显示了其在文化娱乐产业的雄心壮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