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研发成功(1 / 2)

1976年12月,冬日的寒风中夹杂着创新的火花,舛岡富士雄站在他那精装过的工作室中央,手中紧握着一个看似不起眼,实则即将颠覆世界的装置——第一代随身听的原型。这款Walkman设计精髓在于极致便携,紧凑轻巧,流线型机身,圆润边角,金属质感,拥有高端与时尚的感觉。

工作室四周堆满了图纸、电线和零件,空气中弥漫着电子元件特有的味道。

“就是这个了,”舛岡富士雄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老板说的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音乐的随身听——walkman。”

助手小林瞪大眼睛,惊叹道:“这比之前的计划提前了整整一个月!博士,您真是个天才!”

陈佳明也在一旁微笑称赞,心中却已盘算起下一步:“必须尽快申请专利,堵住索尼的后路。然后,再找一个成本效益高的地方来建立生产线。”

“博士,我打算把生产线建立在香江。”陈佳明提议,“那边的地租远低于日本,而且工业配套完善。”

现在的香江制造业正处于其黄金时期,是香江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个时期,香江经历了从一个转口贸易港向工业化城市的转变,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香江的制造业主要面向出口,特别是纺织品、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到197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达到了81%,标志着香江经济的第一次重大转型。

纺织服装业是其中的领头羊,但同时其他行业如塑料制品、电子产品、钟表、玩具等也迅速崛起,形成了多元化的制造业体系。

70年代初,香江政府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鼓励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的发展,为制造业的进一步升级和转型奠定了基础。

虽然70年代香江制造业仍然繁荣,但到了80年代,因土地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内地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香港的制造业开始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

“好主意!”舛岡富士雄点头赞同,“把工厂建在香江,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成本。”

几周后,一切准备就绪,陈佳明把本子这边的事务交代完后,便带着核心团队踏上了归途,目的地——香江。

抵达香江后,工厂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制造随身听需要用到磁芯存储组件、二极管、晶体管和电容器等元件,从头开始组建生产线太麻烦了,现在必须得花钱买时间。

刚回到香江的第三天,陈佳明就约了胡孝清见面,这位胡孝清先生被誉为“香江电子工业之父”。

1924年,胡孝清出生于上海,曾于交通大学修读管理学。1948年一家人坐船到香江,经同乡介绍,盘了一间弥敦道楼梯口开的电器行。他没有学过电子,但对此很有兴趣,从每天100港币的销售收入艰难起步。

1954年,他看到了收音机的发展方向,并获得了德国蓝宝收音机的香港分销权。1958年3月,胡孝清成立香宾电业有限公司,并进口日本晶体管组装晶体管收音机,成为了香江第一家电子公司。

而本子索尼公司在此前一年开发了第一台全晶体管袖珍收音机,体积非常小,这是一项全球性的商业成功,改变了“一家一台收音机”的局面,进入了“一人一台”的个人消费电子时代。

但索尼在大英等市场遇到了阻力,政府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当地电子行业免受廉价本子进口产品的影响。因为当时香江还是英联邦的一部分,盛田昭夫认为在香江组装收音机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因此将香宾作为在香港组装索尼收音机的分包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