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看似听话,实则只听自己的话107(1 / 2)

“你家小七长得漂亮,性格又乖巧,还那么聪明伶俐,你都是怎么教养的?”

“是啊,你家小七可让我羡慕死了,我做梦都想要一个这么乖巧的女儿,你有什秘诀没有,快教教我。”

自从送小闺女到书院后,每次来书院接人的苗贞耘都能听到各种夸赞,这些夸赞毫无例外,都是夸青描夏的,区别只在于有人夸她乖巧,有人说夸聪明,有人说夸漂亮。

夸小丫头聪明的,漂亮的,苗贞耘都能愉快接受,毕竟自家小闺女确实生的漂亮,人也确实很聪明。

但是,为什么每一个人都在夸她乖巧,这她可就不能接受了,那小丫头哪里乖巧了?

很多时候,苗贞耘都很想问一句,你们究竟是从哪里看出来小丫头乖巧的,是从面相上看吗?

家里七个孩子,在苗贞耘眼里,就没一个乖巧听话的,全都是些费头子。

老大青云翀,看上去听话,实际上不听话。

老二青云岫,看上去不听话,实际上也不听话。

老三青云舸,看上去听话,实际上只听一点话。

老四青云霁,看上去听话,实际上根本不让你说话。

老五青云祉,看上去听话,实际上听不进话。

老六青云兮,看上去听话,实际上记不住话。

而老幺青描夏,看上去听话,实际上只听自己的话。

你瞅瞅,这么七个孩子,看上去都挺听话,可实际上呢,没有一个听话的。

要说以上这些不够具体贴切,那苗贞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你看看老大,你要他学文,他偏要练武。

再看看老二,你让他读书,他要去追野猪。

老三还好些,你让他读书,他确实读书了,但冷不丁刺你一句,刺得你心肝疼。

再看看老四,你让他读书,他闷不作声的卷着铺盖跟着那追野猪的跑了,那是招呼都不带打的。

还有那老五,你让他读书,他也确实读书了,可他那从书里学来的东西尽往你身上使,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

再就是那老六,你让他读书,他也读,但是读的三心二意,他那脑子里一半是想读书,一半是不想读书,哐哐一搅和,好了,白读。

最后那老七,你让她读书,她死活不肯,她撒泼打滚,绞尽脑汁,就为了不上学,白瞎了那脑子。

你瞅瞅,这一个个的,叫乖巧?

尤其那老七,确实,烧杀抢掠、作奸犯科的事她是一点没碰,可追鸡踹羊、骑猪斗狗的事,她是一点没落啊。

就这样的女孩子,人人见了还都说她乖巧,这合理吗?

青描夏不知道她娘亲在疯狂吐槽她,此时已经到了散学时间,但课堂里的学生们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就连一向到点走的先生都老神在在的端着茶杯坐在角落里。

原因无他,主要还是因为此时的课堂里热闹得很,而人嘛,但凡不是看破红尘六根清净的,多多少少都喜欢看点热闹。

至于课堂里为什么这么热闹,事情还得从半刻钟前说起。

半刻钟前,有几个孩子凑在一起不知怎么就聊起了家里的哥哥姐姐,有个女孩无意间说起最近有人好像在追求她姐姐,还给她姐姐送了一根碧玉簪子。

课堂里都是四五岁、五六岁左右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还懵懵懂懂,正处于观察、模仿身边一切人和事的时期。 同样的,他们身上也有强烈的攀比心,别人没有的,她可以没有,但是别人有的,她必须也得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