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不开窍的棒槌174(1 / 2)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青云翀一个人回京,又一个人离京。

他挥一挥衣袖,没带走一片云彩,也没留下一个半个媳妇儿。

看着策马扬鞭而去的大儿子,苗贞耘叹息一声,幽幽收回了视线。

这么个不开窍的棒槌,走了也好,眼不见心不烦!

与此同时,皇宫内,礼佛归来的太后娘娘也有种将眼前的两个棒槌儿子塞回肚子里回炉重造的冲动。

身为一国太后,她的人生看似辉煌壮丽,但其中无尽的辛酸与困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她一生仅育有三子一女,然而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后宫之中,要想保住这些孩子们的性命并抚养成人谈何容易!

过去的十几年里,她没有安稳的睡过一个好觉,她费尽心机、机关算尽,总算成功地守护住了她的三个孩子,并成功将长子推上了那个位置。

遥想当年,长子萧懿初登皇位之际,朝廷上下风起云涌,局势并不稳定。

尤其是先皇离世后留下了众多儿子,这些人虽然有些无能,但却善于上蹿下跳的给你找麻烦。

幸运的是,她的长子萧懿并非庸碌之辈,他以巧妙的手段轻松化解了各种危机,将那些不安分的兄弟们一一安置到了各地。

如今十来年过去了,那些被放逐他乡的王爷们倒也相安无事,没有再给朝廷带来太多麻烦,偶尔一点小火花也很快就被浇灭了。

上没有糟老头子碍眼,下没有小兔崽子找茬,身为太后的她本应感到欣慰和安心,然而有一件事始终令她忧心忡忡、彻夜难眠——那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至今仍未娶妻,更别提延续香火之事了。

她其实并不担忧自己哪一天下去到下面之后无法向那个糟老头子交代什么。

毕竟,那老头已经去世十年了,而以她的身体状况来看,至少还能再活二十年。

这中间相隔整整三十年呢,等到她也离开人世时,恐怕那个老头早就转世轮回了,他们两人大概率是没有机会碰面的。

然而,娶妻成家、繁衍后代本就是理所当然之事。

普通百姓家庭尚且十分重视子孙后代的延续,更何况是皇室呢!

一个没有子嗣的帝王,可以说处境艰难,四处受敌,充满了无尽的危机。

“皇上啊,你自幼饱读圣贤之书,必定知晓‘三十而立’的含义吧。那么能否为哀家解释一下,所谓的‘三十而立’究竟需要‘立’哪些方面呢?”

萧懿尚未开口回答,一旁的萧湛却抢先说道:“母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儿臣知道啊。”

“哦?你也知道?那就快说来听听吧。”太后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的儿子。

“所谓‘三十而立’,即三十岁时,能够自立于世。具体要‘立’些什么呢?自然是立身、立家、立业。”

萧湛字斟句酌地缓缓说道,同时还鬼鬼祟祟地用眼角余光瞄了一下他那位皇帝老哥的面部神情,但遗憾的是,他老兄那张面庞仍旧如往常一般毫无表情。

萧湛感到非常无聊,于是乎突然心生一些恶作剧般的念头,张嘴说道:“皇兄啊,小弟认为自己说得挺有道理的呢,你说是不是呀?”

萧懿微微侧头斜视了他一眼,回应道:“你身为师出名门之徒,所说之言自然无可挑剔,只是……”

“只是什么?”萧湛迫不及待地追问。

“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件事,你究竟完成了其中哪几项?”萧懿语气平淡地反问。

话音刚落,萧湛当场愣住了,但仅仅片刻之后便迅速恢复过来,并立刻还击道:“那么请问皇兄又达成了多少呢?”

“总比你多。”

“是吗?我不信!”

此时此刻,目睹眼前这两个活脱脱像小孩子吵架拌嘴一样的幼稚儿子,太后因长年累月潜心向佛而心境如水般平静安宁的人,心中亦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真的好想破口大骂一顿啊,这该如何是好? 如果要责骂的对象是自己亲生骨肉,想必佛祖应当不会责怪于我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