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询问15(1 / 2)

五月十六,正阳节。

正阳节由来已久,前朝便有此节日,说是为了纪念某人功绩,人们在这天便有各式各样的庆祝。

而对于在马背上颠簸了好几天的周未来说,一顿丰盛的晚饭,便算是最好的庆祝。

“此地离周家坪还有五十余里。”

天色已经很晚,夜间昏暗不适宜赶路,岳老大借着余光做了手势,示意众人停下。

“前面有处背风坡,只好露宿一夜,明日早些启程,争取出了贺兰州。”

岳老大资历最深,听朱三说他早年就是走南闯北护镖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大吴。

贺兰州境内城镇人口稀疏,又因为中途朱三的胞弟朱四突然发了痔疮病,下身血流不止,不得已带他去看了郎中,用上猛药后才能出行,只是暂时骑不得快马,所以才耽搁了不少时间,以至于今日虽是正阳节却只能在荒野露宿。

……

“贺兰州境内的山贼倒是少些。”

朱三用火折子点燃火堆,立刻升起的火焰将冷意和黑暗都驱散了些。

“贺兰州土地肥沃,农人都吃得饱饭,与钦州大有不同。”

岳老大哑然一笑,伸出他那双满是老茧和沟壑的手烤火。

这世道便是如此,若是安安稳稳种田能吃得饱饭,娶得上媳妇,谁又愿意去提着脑袋做山贼?

“你四弟如何了?”李老二取出块干粮,就水喝下然后问道。

“并无大碍,过上几日便好。”朱三回道。

几人又闲聊了两句,没有人喝酒,大多吃着干粮保存着体力,他们这些老江湖都清楚露宿荒野必须时刻警惕。

他们烤火的时刻,周未则在一旁练习着拳法。

这套由朱三传授的拳法,便是周未孜孜以求的“武功”了,虽然它基础无比,只有三式简单招式,甚至连名字普通无比,叫做“长拳”,然而周未真要打下一套“长拳”来,也得耗费不少体力。

“长拳”的来历朱三没有说起,不过看岳老大等人的见怪不怪的模样,也知道这不是什么稀罕货。

“长拳”共有三式,每一式都需要用到上半身大部分地方的力量,而习武的另一个关键则是底盘练腿,因此朱三建议周未每日扎马步练习。

用朱三的话来说,只要他勤奋练习,即使只会个长拳,三年之后也算得上半个江湖中人,可以行走四方。

对周未而言,他的习武更像是自学,朱三并不时刻指点,也不督促他练习。

周未练了几日长拳,已经将三式拳法花架子练了个大概,但他始终没有感受到朱三所说的那种“出拳则稳如钟而不动,自腰腹发力,通体发热,则气力增进。”

周未练拳时只会觉得劳累,并没有那种“通体发热”的感觉。

只是周未向朱三问起时,他也摇头不语,只说,“此乃天资不足,旁人不可改变。”

对此周未也只能感叹自己也许不是个武学方面的材料了,不过练习长拳即使没有如朱三说的那样好的效果,周未也不打算放弃,几日下来,虽然没感觉到气力有太大变化,但每日疲劳,只要吃够食物,第二日却精力充沛。

可以确定的是,这长拳的确是有作用的。

……

“那小子练拳倒是有几分悟性。”

岳老大在火堆旁瞥了一眼营帐外的周未,低声道。

“只是个花架子,到底不得门领。”李老二也看了一眼,不屑地笑道。

“习武终究是靠天分。”朱三说了句。

李老二没有回应,摸了摸自己的断指,极小声地问道,“张动有听到什么吗?”

“他说方圆十里内并无马蹄声,狼嚎。”

岳老大擦拭起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精钢长刀,寒芒隐隐发亮。

“那便好些。”李老二点了点头。

他们找人加入寻仙队伍,自然不是随便找的。

首先便是要信得过的,其次还需要能掌控的……此条最为关键。

毕竟找到了仙人所在,如若真有分配利益的时候,总不能让他人抢了去。

他们不是什么大善人,即使朱三,也从没想过会将仙人的赐予分配给另外三人。

至于除此之外的,最好还得有些过人之处,例如岳老大的后辈张动,虽然天生眼疾,但听力却敏锐无比,方圆十里的声音皆可听到,有他加入实在方便很多。 朱三的弟弟朱四,看上去只是个没有武功的凡人,在朱三身前伺候,但他也不算是个省油的灯,本来是杏林中人,医术颇为娴熟,被朱三拉来寻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