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1 / 2)

这些小插曲没有影响到陈卓回来以后的好心情,震宇、栋子他们签好了寄过去的代理合同。

穿越过来短短两个月,陈卓手里已经签了不少潜力股。操场上,高凤闻正在为之后的比赛选拔队员。孩子们顶着大太阳,在教学楼的阴影下排着队。

“我们今天选拔的要求并不高,都是你们平时练习的东西。只是,练习的是同样的东西,你平时怎么练的,现在就会怎样反馈到你的成绩上。成绩按报名的位置排名,排名靠后的淘汰,排名靠前的入选。”

高凤闻拍拍手,让第一队小球员出列。

董安站在第一列的最后一个,这一排前锋都一米七多些,只有他一米五几,像个小豆丁。

“第一项,带球三公里。绕场带球跑七圈半,掉球就得捡回来再接着跑。可以变道,但不能出线,出线直接淘汰,所有人做监督。现在,各就各位!”

孩子们在一旁的球框里拿出足球,放在跑道的起点上。

董安有些紧张,手心冒汗。他还没听说过这样的选拔方法,不知道是什么土方。

李默竖起一根大拇指,心里暗暗地给董安加油。

高凤闻一声哨响,靠前的几个孩子就冲了出去,争抢起最里道。每个人都知道,内道的距离最短,但在距离最短的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界的位置。

排名第一的孩子叫李巍,已经在足校踢了三年,现在高三。脚下技术娴熟,身体素质均衡是他的特点,李巍稳定地带着球,心里又是紧张又是骄傲。

所有人都是顺时针方向带球跑,这也就意味着李巍的惯用脚具有天然的优势。是的,他是一个左脚球员,在入弯之后,他用左脚带球有着巨大的优势。

事实也如他所想,两圈过去,他就已经领先所有人几十米的距离。有的孩子在进了弯道之后就不小心把球碰出界,有的孩子进了弯道就大幅度减速,自然而然被拉开了距离。

又是三圈过去,李巍抬头就看到前面已经有孩子要被他套圈了,自满地笑了起来,随后扭过头想看看其他人被他甩了多远。这一回头,却吓了他一跳。

那个他最看不起的小豆丁居然追了上来,还从外道超过了他。

‘马上进弯道了你还加速,我看你怎么出界。’李巍只当是自己慢了,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看着董安带球跑进弯道。

董安进入弯道完全没有减速,只是从一道变到了二道,足球始终在距离身体一米的距离靠近再远离,稳定的让人吃惊,脚下更是仿佛闪着金光。

[弯道快才是真的快]

[重心低就是好带球啊(骄傲)]

[这就是我们老大的实力(叉腰)]

董安一点不敢怠慢,他不由得庆幸自己昨天加了十点体力,这才让自己在三公里跑中游刃有余。

李巍看着董安越跑越快,不禁有点着急。只是他一加速,就破坏了自己的带球节奏,差点把球趟出界,只好乖乖减速。

没多久,三千米就跑完了,董安把球挑起来,抱在怀里,朝高凤闻走去。

高凤闻领着他走到球场上,指着对面的一个直径三米左右的圈说道:“第二项测试的内容也很简单。等会会有人给你传球,你把球传出去,球停在圈里就加一分,传出去扣一分。一共二十次机会。得十分以上进入下一项。”

李巍也跑完了,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高凤闻按下手中的秒表,满意地点头:“你们给后面的同学交代一下规则。”

陈卓拿着表格,高老师安排的那个小教练已经来了,人只有一米四五六的样子,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嘴角翘的高高的。

“你就是高老师说的那个陈涛?”

陈涛从陈卓脚下把球领走,骄傲地问:“要我做什么?”

陈卓用笔指了指这个圈:“把球传给那几个接受测试的,一共二十个球。前十个往脚下传,力量尽量不变。后十个球传半高球,也是尽量别有什么变化。累了跟我说。”

“就这?”

陈卓敲了陈涛脑袋一下:“人还多着呢,你先把球传好再说吧。”

第一批跑圈的球员终于零零散散地都回来了,和先到的人了解规则。

陈卓拿着笔走了过去,大声安排起来:“都去线后排好队,一个一个来,先跟我报名字,然后举手示意。传球失误五个的,直接停止测试,淘汰出局。”

“第一个。”

“啊?我吗?”董安指着自己,只好上前一步。

“董安是吧。”陈卓记下名字,默默后退了两步。

董安使劲咽了口口水,讲句实话,他结婚那天都没今天这么紧张。这游戏没读档,给他施加了额外的压力。

陈涛见董安举起手,足弓推在足球上,足球在草坪上微微旋转,笔直地超董安滚去,董安脚弓一推,足球弹到了圈里,蹦蹦跳跳了几下,停在了中心。

陈卓在表上打了个√,第一项测试的第二组也开始了,整个操场都热闹起来。

高凤闻见已经进入了正轨,就把秒表交给了助教覃峰岩,由他来记录成绩。

陈卓见高凤闻过来,小声夸了起来:“这孩子技术挺好啊。”

“怎么?又看上了?”

陈卓摇摇头:“这孩子还太小了,再培养两年再说吧。”

高凤闻看向陈涛的眼神满是欣赏:“这孩子天生就该是踢足球的,我一眼就看上他了,把他带了回来。以后你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让他直接出国去踢球吧。”

“老头,你也别把国外看的太高了。他在咱们这能开小灶,出去可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了。说不定他在咱这还成长的更好也说不定哩。”

高凤闻一吹胡子,瞪起眼睛:“就你会讲?话都让你说完了,我就说要送他出去,你就说答不答应吧。”

陈卓败下阵来:“好好好,再怎么也得等孩子大一点吧。”

陈涛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已经被两人定下来了,只是闷头传球。十个,二十个,三十个,传球质量毫无变化。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