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难得好时光276(1 / 2)

如此安安稳稳又躺了三天。我终于有气力在院中行走。

葛老从前堂寻来时,我正拿着葫芦瓢仔细地给院中草药浇水。金灿灿的阳光笼罩着我,将苍白没有血色的指尖照得莹亮发光。

“又在多管闲事。”葛老抱着胳膊立在我身后,语气不悦,“大力会浇,轮得着你伸手?”说罢他上下打量我一番,旋即冷哼道,“我瞧你这丫头就是不爱读书,那《素问》可背下了?”

我头也不回,径直走到昨儿新栽的琼珠藤前小心摆弄,“背是背了,师父可考验一二?”

修习之事,葛老从不含糊,直截了当地发问:“百病生于气,何解?”

我蹲下身将地上的泥土拨了拨,“岐伯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风雨寒热,不时则害生于外。阴阳喜怒,伤则害生于内。”

葛老轻哼一声,又问:“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其意如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邪风,养其正气,安身以时,择药以祛之。”我对答如流,回过身来,自信满满,“师父不妨再考一考《灵枢》篇?”

葛老讶异地注视着我,眼底闪过一丝赞许,“你这小女子背书倒是快,但学医之道,终非纸上谈兵。”

我有些不服气:“您又不许我出去。”若只是背书,于我确实简单。何况有葛老和罗圣手的悉心指点,事半功倍。葛老先前借阅的笔记,原是罗圣手多年来的读书心得。他常道温故而知新,在笔记中记录他一年又一年的感悟和案例,更是令我醍醐灌顶,如有神助。

“不急。”见我一脸不甘,葛老错开视线,“你余毒未清,在院中静养最好。”显然是故意岔开话题。

话虽如此。可我哪里会不明白他老人家的心思。不过是想用这一座小院,为我挡住满城风雨罢了。连枝和灵卉每天都会说起城里的消息。比如吕伯渊以前事未了为由,拒绝了太子的橄榄枝。继我与相府断亲、与大将军义绝之后,这突如其来的维护之举,让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有了新的谈资。甚至盖过了众人对灾情的关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