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1 / 1)

我想了一整天,我的小说究竟缺了什么东西,导致不好看呢?脑海里突然蹦出了乌贼说的两个字:柔和。

那么,什么是“柔和”呢?是铺垫、发酵的过程吗?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的答案是“气质”,这也是第一卷最惨痛的教训。

一段剧情,并不是说你经过了足够的铺垫,设定得足够详细,就可以写到小说里的。就像是不同人体的器官,不能随便移植。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气质,一段剧情有一段剧情的气质,一个段落有一个段落的气质。假如我要写两段剧情,它们先后发生,那么这两段剧情的气质必须是高度统一的,它们的期待感、它们的情绪,都应该处于一种相对兼容的状态。就像流水一样,它是平滑的,是柔和的,至少看上去是连贯的、不突兀的,这是我做得非常不好的一点。

另一个点是目标的柔和。有一些小说,角色的目标可以由一个大目标衍生出许多小目标,也有比如说连续多个不同的目标,但在我的小说中,角色的目标之间并没有强烈的关联性,比如进入学宫的目标、写小说的目标、泡妹子的目标,它们之间穿插进行却又并不兼容。但第二卷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因为造活字印刷术、说书人、办编辑部、帮小女孩实现梦想、改变王子的内心,这些故事都与小说这个关键词有强烈的关联性。在第二卷里这是我无意识的举动,但在第一卷里,只有前半段是有高度统一性的,到了后半段,却因为我想写的东西太多,为了介绍世界观、刻画人物、转场等等原因,将角色的目标割裂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期待感。这是正确的吗?我会在第二卷的后半段犯同样的错误吗?这是一件细想起来十分恐怖的事情,因为我在做第二卷大纲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如何转入第三卷,也没有考虑好各个小剧情怎么衔接。比如造印刷术剧情和给小女孩写信剧情,粗想之下完全不违和,但如果真的落实到,就不会犯第一卷后半段的错误吗?又或者说,第一卷后半段,它真的算是个错误吗?我无法得到一个答案,或许,只有当一个读者明确地告诉我,他读到第一卷结尾的时候感到一点都不爽,很累,我才能做出这个判断。

先总结这么多吧,我发现我用手机总结的速度,比在电脑上码字的速度快了七八倍,真是讽刺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