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一开,在线种田_分节阅读_第140节(1 / 2)

  相对的,亲事始终没有着落。

  到了双十的岁数,一般人家的哥儿孩子都满地跑了。

  若是名男子,这个岁数还没娶亲,有无数种理由解释。

  性别一换,仅仅因为严玉絮是个哥儿,就惹来不少风言风语。

  听说还有人酒后大放厥词,说严玉絮这等哥儿,就是兴平伯府倒贴,也无人敢娶。

  后来这大放厥词的纨绔子弟,恰好因涉嫌聚赌,在严玉絮带队巡逻时被拿进了大狱。

  一时间,笃定他一辈子嫁不出去的人便更多了。

  不是没有人问过严之默或姚灼,发不发愁絮哥儿的婚事。

  严之默还尚好,姚灼却是真的发愁过。

  到头来,还是严之默宽慰他道:“咱家絮儿可是本朝第一个以武入仕的哥儿,他既志在四方,咱们拿这后宅之事拘束他,岂非不合时宜?要我说,他便是一辈子不出嫁又如何,他有咱们留下的家产,上面还有玉龙这个大哥,总不会被人欺负了去,更不会老无所依。”

  姚灼到底还是比严之默保守许多,花了一段时间,才接受自家絮哥儿可能会一辈子不出嫁,不生子的可能。

  他也意识到,自新帝登基以来的这些年,风气早就开始改变了。

  现今女子和哥儿也能立下一番事业,无论出嫁与否,律法都规定,他们也享有父母遗产的继承权。

  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人家渐渐不再一味追求必须生一个儿子,家境稍微有些余裕的,也愿意舍得培养女子或是小哥儿,期待他们在读书一事上有所成就,大不了招个赘婿,将来未必不可改换门楣。

  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一套的盲婚哑嫁,兴许再过几年,都要成为封存的往事了。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般,姚灼这厢刚做好心理准备,那年年末,竟就有人上门提亲了。

  且上门的还不是小人物,而是现如今的大理寺少卿,名唤杨泉的。

  其出身淮北杨氏,是底蕴颇为深厚的世家望族。

  杨泉表示爱慕严玉絮日久,今生今世,非他不娶。

  又因同朝为官,严玉龙知晓杨泉是个清白持正的谦谦君子,再反观自个儿大大咧咧的弟弟,只觉得两个人怎么看都凑不到一起去。

  可有时爱慕之情,往往就是起于无端,教人摸不着头脑。

  何况那日杨泉走后,一家人坐下议论此事时,难得从严玉絮脸上看到了和“羞赧”二字沾点边的神态。

  严之默与姚灼遂心中有数,八成自家哥儿也早对杨大人有了不可言说的小心思了。

  兴平伯府嫁哥儿那日,京城街巷铺出十里红妆。

  据说里头有当今圣上的赏赐,还有合阳王作为长辈给严玉絮的添妆。

  于是这么一来,谁也不敢说严家行事高调。

  再说,兴平伯府现今还有一个皇商的名号,以皇为名,便是替皇上办事,这等人物,轻易开罪不得。

  人人都道,兴平伯如今是现今圣上面前的红人,两个孩子一文一武,将来都必定是朝中重臣。

  就连结的姻亲也不一般,所谓鲜花着锦,不外如是。

  严之默心中知晓,如今家中小辈的事业与家庭都有了着落,怕是也到了自己琢磨琢磨,早日急流勇退的时候。

  毕竟谁都知道,天恩浩荡的反面,对应的是天威难测。

  这些年里,这方面他从未松懈过一刻。

  做生意所得的收益,有大笔都捐了出去。

  无论是给边关将士送去的棉衣粮食,还是常年在各地开设的,救助贫苦之人的保育院与粥铺,再或者是哪里发生了天灾人祸,便头一个捐款捐物。

  他们这等人家,散财有道,方能保得住长长久久。

  ……

  八月十五,时逢仲秋。

  这等节日,大小官员都可得几日休沐。

  严玉龙早早就携妻带女回了伯府,与他前后脚到的,则是杨泉父子。

  又过了一个时辰,今日仍要值守的严玉絮才姗姗来迟。

  一家人都各有各的事忙,虽说都在京城之内,细细算来,能都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少之又少。

  一年到头的次数,一双手绝对数得过来,所以大家都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

  家宴的大桌上,满满当当十数个菜色,都是家中老小爱吃的。

  不远处的厅堂角落,一只狗儿和两只狸奴,也在对着自己的小碗埋头苦吃。

  九月和十六早在多年前便因寿数到了,寿终正寝,被严之默和姚灼亲手埋在了院子里的花树下。

  现在家中养的,是它们两个的后代。

  不仅伯府里有,严玉龙和严玉絮的小家里也有。

  有时一个晃神,仿佛在那里蹦蹦跳跳的,还是当年的九月和十六。

  吃罢晚饭,一家子人去院子里赏月。

  院子四周回廊,皆挂了一圈精美的灯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