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吃货关平18(1 / 2)

李源摸不准刘备的意思,所以也不敢出门乱逛,只是窝在住处以不变应万变。

他也不敢随意把仓库里的东西往外拿。

老刘是个混迹江湖几十年的枭雄,肯定对自己这个突然出现的所谓世家子保持着一定的警惕。

这宅子里六七个奴仆虽说自称是刘琦的人,但谁敢确定里面没有老刘的探子?

他自觉混社会经验不足,玩心机给人提鞋都没资格。

但只要啥都不干,就不会露出破绽。

有时候他也有些后悔,把自家身世编的太高了。

或许投奔刘备不需要借用广宗李氏的身份,随便找个犄角旮旯地方小地主家身份,老刘也不至于这么重视。

那他进退空间就大了。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跪着也要演好李氏子的角色。

好在这几天他待在住处也没浪费时间。

接着与王全、春兰秋菊这对姐妹花闲聊,他了解到很多顶级豪门世家的生活细节。

比如吃饭的礼仪,比如闲言碎语中世家子待人接物的神态和语气。

毕竟刘琦本人就是豪门世家子弟,作为能够被他带到夏口的仆从,王全等人在刘琦身边的地位肯定比一般奴仆要高许多,可以说是贴身仆从也不为过。

他的贴身仆从自然知道豪门世家子弟的生活状况。

李源别的不敢说,观察力和学习能力,以及见识眼光比这时代普通人要强太多。

几天下来便了解的七七八八了。

特别是这时代的文字,这是李源的最大弱点。

汉末流行小篆,不过它的变种行书也开始成为新的时尚。

说起行书,当首推已故大名士蔡邕蔡伯喈。

蔡邕之后便是曹操手下重臣,如今坐镇长安的钟繇钟元常。

行书已经偏向于后世人人熟知的楷书,李源书写一点都没问题,最多字迹难看点。

但小篆就很难辨认,更加难以书写。

若是以李源编撰的身份,这就是他难以绕过去的一道坎。

于是这几天他就跟小篆较上劲了。

他在刘琦宅子书房里找来几本书籍,带进仓库里对着电脑一个个辨认,标注上简体字。

不光辨认,他还要读写。

这时候毛笔和刀笔是同样重要的书写工具,因为纸张非常珍贵,比布匹便宜不了多少,民间记录工具主要还是刀笔和竹简。

当然,作为世家子弟,不仅要熟练使用刀笔记录,还得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若是字都写不好,那他的身份立马就暴露了。

好在仓库里时间待的再久,外面都不会有一丝流逝。

里面并不缺乏纸张,雪白的卷筒纸都以吨计算,只不过并没有笔墨而已。

这倒好办,刘琦书房里无论毛笔还是刀笔都很齐全。

于是李源便以读书为由,支开婢女仆人,独自一人进了书房,又闪身进入仓库。

开始了他练习书法的时间。

仓库里有吃有喝,为了自家性命着想,李源动力十足,没日没夜练习起来。

有时候无聊了,他便出了仓库,来到外间与王全、春兰秋菊等人闲聊几句,放松一下心情,然后又进书房仓库练习。

就这样,他在仓库里不停的刻啊,写啊,用掉了几百卷厕纸,拆掉了几十个木板货柜,差不多过去了一年时间,才比较满意的结束了他学习时间。

而在外面来说,仅仅只过去了一天时间。

这期间,其他倒没啥,就是王全他们几个人有些奇怪的是,主人说是要进书房读书,可一进去就出来,聊了好一会再进去。

他们正想做事,主人又出来了。

一上午尽看到主人进进出出,都没完没了了。

有时候刚聊过的话题,主人出来还重复聊。 几个人想笑又不敢笑,不知道主人李源在搞什么行为艺术,都快怀疑李源脑子有病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