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庞统定计72(1 / 2)

“主公心存百姓,下官感佩。”

“行了,这些虚话子初就不要说了。我乔装过来就是问问你可有更好办法?”

“呵呵,既然主公不耻下问,下官这里倒是可以向主公推荐一人。此人智计不凡,不在军师之下。可将此事交与此人,便可为主公分忧。”

李源并没有急着给刘备出谋划策,反而趁机向他推荐人才起来。

“子初,你......唉,好吧。”

刘备本想问李源为啥每次到了紧要关头就开始卖关子,搞的好像不想帮他尽力。

可又想想这段时间对李源的态度,年轻人感觉到委屈也是正常,便有了几分释然。

“你说的可是有凤雏之名的庞统庞士元?他不是正辅助你巡察地方么,怎地你想让贤与他?”

李源解释道:“正是庞士元。所谓术业有专攻,有些事......下官并不擅长。士元乃荆州本地士人,素有体察机要,随机权变之能。

再说他去过江东,深知江东官吏内情。下官以为,比起下官,此人更能胜任。当初荆州士人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主公,切勿错失良材。”

“哦,既然如此,那就请子初将庞士元叫来,我亲自相询。”

见李源极力推荐,刘备没有丝毫犹豫,点头答应。

很快,庞统被叫道刘备面前。

“下官庞统见过主公。”

庞统的样貌确实有点丑陋,刘备见了仍然有些微微咧嘴。

但想到李源对此人的评价,还是挤出一丝笑容。

和声将先前与李源说的话复述了一遍,然后问道:“子初言士元定然能为我分忧,我想问问士元可有良策?”

庞统感激的看了一眼李源,想起半月前李源到陈震家里见自己时说以友相待的话。

那时候自己虽然很感动,但还是做好了长期在李源手下做幕僚宾客的思想准备。

哪知道才区区半月,李源就无私地把自己推荐给主公刘备,显然并没有压制自己的想法,真正做到了他的承诺。

不禁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他知道这是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刘备重用的最好机会,便强压住激动心情。

迅速组织语言道:“主公心怀百姓,乃是荆南百姓之福。下官以为,孔明之策虽好,然似有涸泽而渔之嫌,恐将来留有隐患。所谓仁德之君,不以诡道治民。孔明之策不足取也。”

“哦,那士元以为该如何做?”

李源这几天与庞统除了做好零阳县的善后工作,就一直在商议针对荆南四郡的情况,怎么施政才能更好恢复经济,增加刘备集团整体实力。

只不过不知道刘备本人的态度,才在上报州牧府文书中简单的提了几句。

既然刘备亲自过来零阳,那就说明文书中提到的话还是触动了刘备,庞统便放心大胆的详细说明起来。

“其实马元在零阳所作所为并非全无可取之处,改赈为赁如若操作得当,不失为推行全境之良法。不仅可以消除百姓不劳而获之惰性,还能让州牧府获取足够钱粮充盈府库。下官与长史推敲许久,长史称之为青苗法。”

“可是你们先前不是说这是与民争利吗?”

“主公,凡事有利弊,过则弊,适则利。配合相应监察制度,以青苗法取代现有赋税,下官以为在荆南四郡推广利大于弊。”

刘备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这青苗法虽说看似可行,不过与孔明之策似无不同。那陆议阴谋乱我荆南,难道对他置之不理?”

“主公,推广青苗法是治政根本,治理荆南提升主公实力,还需设立军屯、民屯,发展多种经济模式。下官稍后可以具陈文书献与主公。至于针对陆议之谋,下官这里有一计,定能让他铩羽而回。”

“哦?”刘备神情一振,“士元快快道来。” “下官以为,只要如此......这般......就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