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设宴115(1 / 2)

尽管说出来有些颜面扫地,但事实就是如此,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巩志、樊胄索性竹筒倒豆子,把武陵郡情况毫无隐瞒的全述说了一遍。

最后,巩志道:“原先五溪蛮一盘散沙,郡府县寺若不去理会,倒也相安无事。只是听说先前有些县令不明究竟,说要厘定户口田亩,闹出来一些民愤。故此五溪蛮纠集起来,推选了蛮王,要与郡府理论。”

李源有些糊涂了:“厘定户口田亩不是官府职责么?这还能闹出民愤?”

后世无论公私资产,那是必定要在公家登记的,否则很容易闹出纠纷。

李源根本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巩志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

倒是刘敏脑补了一番,自家这位上司本就是世家子出身,高高在上,自然不清楚县寺一级的某些猫腻。

开口道:“郡君不知,郡府县寺籍册中户籍人口田亩数多有不实,甚至有几十上百年都无一笔改动的情况。平常也只要按照籍册收足赋税,便可考绩为上等。其实几十年变迁,无论田主还是人口,早已不知其详了。要重新厘定,那不就是意味着郡府县寺要据此征税麽。故此百姓不愿也是正常。”

“原来如此,”

李源明白了,“看来武陵郡还真是沉疴难愈啊。”

聊到这里,李源对自己遇到的难题清清楚楚了。

不过要解决好武陵郡的问题,他还需要了解更多的资料。

他与巩志交接了太守印绶之后,请巩志稍留几日,以便随时请教。

巩志自无话说,他是武陵郡的地头蛇,但毕竟在整个荆州士人中地位并不高,不太明白牧府那边具体情况。

调任去牧府,怎么的也要找个圈子靠拢。

李源名气大地位高,听说是主公刘备极为看重的手下之一,又从牧府过来的,肯定熟悉内情。

他也需要李源帮自己介绍一下,将来可以在牧府顺利立足。

这之后,李源把自己关在郡府书房里,一边查阅记室籍册资料,一边令刘敏、庞林等人乔装走访城中里坊打探民情。

偶尔他还会与巩志、樊胄以及郡府中一些吏员书办闲聊一会。

有时候还会叫来范疆张达两位校尉,再府中摆个简单的酒席吃吃喝喝,也不说正事。

一时间弄得所有人都有些莫名其妙。

这新太守都来了好些日子了,既不借故办几个郡府小吏立威,也没有发下赏赐笼络人心。

就整天待在书房里看竹简籍册,见人还一副乐呵呵人畜无害的样子。

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就这样,过了五天,巩志向李源请辞,要去牧府就任。

李源便带着郡府上下官吏,设宴给巩志送行。

酒席宴上,两人推杯换盏说了许多话。

李源又拿出几封书信交给巩志,这都是写给糜竺、庞统、马良这几个与他关系不错的好友的。

信里内容自然就是介绍巩志给他们,拜托他们在牧府扶持些个。

巩志大喜,对李源说了不少感激的话。

有了这几封书信,他在牧府就有了接纳自己的圈子,不至于孤立无依了。

送走了巩志,李源又在郡府沉寂了几日。

就在七月底武陵全郡夏粮收割,晚稻播种完成之后,李源叫来功曹从事樊胄。 “郡君,你要宴请临沅所有大姓家主以及家资十万以上的商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