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为友?为仇?118(1 / 2)

李源终究不是学经济的,只知道照葫芦画瓢,模仿后世兔子国的做法。

他相信,既然兔子国能做出来,他李源跟着做,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当然,五溪蛮是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打劫工地,还是跟着一起用粮食,用不值钱的力气换取汉人手里的各种生活物质?

李源相信,该怎么选择,就算蛮王沙摩柯不愿意,几十万五溪蛮也会帮他做出决定。

像前几任太守一样,用隔绝贸易这样愚蠢的方法来限制五溪蛮,李源是绝对不会做的。

这些人,既然生活定居在武陵郡,那就是他的子民,不能也不允许脱离郡府掌控。

但是如何把五溪蛮纳入郡府掌控,成为真正汉家百姓,就需要有一定的方法。

诱之以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胁之以威,授之以渔。

这就是李源想到的方法。

首先,他通过广盛号谭安之口,传话给蛮王沙摩柯,他与以前的太守不一样,欢迎开通商贸,大家一起合作。

毕竟他占据着官府的名义,向五溪蛮族释放善意,如果蛮王沙摩柯不蠢的话,应当会做出一定的反应。

第二步,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果蛮族愿意与临沅城开始做贸易,那就意味着开始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了。

李源相信,讲道理的话,还没有一个蛮族之人能讲的过汉人儒士。

然后就是第三步,胁之以威。

先前剿灭西风岭山贼那两成赏赐可不是白给的,当赏赐真金白银的交到每一个作战士卒手里时,李源分明看到,郡中其他将士眼里那羡慕至极的光芒。

武陵多山河湖泊,啸聚山林的山贼土匪自然遍布各地。

只要他轮番带领郡兵出去剿匪,不仅能安定地方,趁机从随身仓库里洗出铜锭和那些宝箱。

最重要是可以震慑五溪蛮,告诉他们,郡府拥有足可一战的实力,并非虚弱无力。

而郡中士卒们因为赏赐,必定会发挥最大的积极性出去剿匪。

最后一步就是授之以渔。

这才是他来武陵最想做的事,只有把自己先前摸索出的土肥之法,以及甘蔗等经济作物推广开去,让武陵所有地方都能得到丰收。

这样他的治理才会获得最大的成果。

顺理成章的成立民屯,粮食收获得到保障。

临沅商业繁盛,府库得到大量税源。

到时候老刘就有足够的钱粮做他匡扶汉室的大事了,不至于打下成都,还要靠劫掠府库来赏赐手下将士。

果然,没过几日,谭安就亲自来郡府请李源去他家里赴宴。

“子初,要不我陪你去吧,蛮人粗鄙不堪少有礼数,万一冲撞起来,我在你身边也好有个照应。”

郭照担忧的说道。

经过几天前一番分析,大家早已心中有数,这广盛号就是代表着五溪蛮这方势力。

今日来请他过去赴宴,肯定就是五溪蛮派人过来核实情况了。

“小郭,你不用担心,他们是心有顾虑,所以才不敢来郡府见我。再说谭安家中就在离此不远,他们也不敢对我怎样。”

“那,那你多带几个护卫,让陈都尉跟着去。”

“呵呵,带护卫作甚,让士埛跟我去就行。” 见郭照瞪大眼还要说,李源拍拍她的手:“好了,我会小心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