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李源的经济战123(1 / 2)

李源此话一出,诸葛亮顿时一个激灵,反应过来。

对啊!

当初主公三顾茅庐,自己可不就是给主公定下先得荆州,再取益州。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主公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两面夹击,北定中原之策吗。

如今自己就因为江东拿下了交州,便患得患失,只盯着穷蔽交州而不顾主公战略大计。

实在是一叶障目,因小失大了。

脸上便显出一丝悔色。

李源一看诸葛亮神色,心中就知道这位智计高绝的蜀汉名臣应该不会再钻牛角尖了。

于是继续说道:“孙仲谋亦非蠢材,如今孙刘联合,尚不足与曹氏争锋。说他耍些小手段针对荆南四郡抑或有之。若说发兵攻打,似乎短期内并无可能。倒是将来主公拿下益州,北上讨伐曹氏之时,须得防他一防。”

“哦?子初也有此忧?”

诸葛亮眼前一亮,顿时大有同感,“愿闻其详。”

“曹孟德大军南下,虽说赤壁之战损兵折将,不过曹氏也已将南阳这块膏腴之地收入囊中。且冀、豫、青、徐皆为中原繁盛之州,将息两年便又能恢复实力。

他南下受挫,必定剑指关中、汉中两地。以两地为基再南下益州,届时便可顺流而下,图谋江南。

所以为今之计,主公西取益州乃是迫在眉睫之事。

而江东虽说赤壁之战大胜,收了曹氏十余万降卒以及江北数十万百姓,但是孙仲谋也因此耗费了大量钱粮,府库为之空虚。

从他率十万之众合围合肥而不得,仅只数月便撤兵而回,到只能派千余兵马进取交州可见一斑,孙仲谋数年内已无力发动大规模作战了。

所以我们只要在这几年全力攻取益州,有可能的话趁势拿下汉中。内安百姓积蓄实力,外修险关,抵御曹氏进攻。再修好孙仲谋,许以共分天下之诺。

如此,主公进可逐鹿中原,退亦能安守荆、益,至少还有鼎足三分之力。”

李源这番话,其实就是依据诸葛亮当初的隆中对,结合现在的实际,做了一番修改。

句句都说到诸葛亮心里去了。

诸葛亮当然越听越觉得李源丝丝入扣,连他许多还没想通的细节都说的清清楚楚,大生知己之感。

合掌赞道:“子初大才,亮不如也!”

又问道:“但是若将来主公北上与曹氏争锋,孙仲谋为了求存,撕破盟约,与曹氏合谋夹击我荆州,又待如何?”

诸葛亮怀疑的还是很有道理。

群雄征战,盟约只不过是一张废纸,只要对自己有威胁,说撕毁就撕毁,根本没有多少约束。

也是,随着战争推移,西北的马超、韩遂,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刘备拿下了益州与汉中,再加上荆州,那他将成为天下第二大势力。

荆州千里沃野,成都天府之国,只需数年经营,其实力绝不是孙权区区江东六郡所能比的。

就算交州也落入孙权手里,那破地方能给他带来多少收益?

孙权一己之力,北上连曹操手下战将张辽都干不过,被张辽逍遥津一战打破了胆。

他要寻求生存,必然要想方设法削弱刘备的实力。

这样,才有可能绑住刘备抵御曹操,维持鼎足三分之势。

诸葛亮的疑惑,知道历史走向的李源自然心知肚明。

将来刘备拿下汉中之后,声威大震。

关羽随即从襄阳出兵,进攻樊城。 在樊城水淹七军,吓的曹操险些迁都以避关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