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匪夷所思107(1 / 2)

夏日的炎炎烈阳之下,那些平日受尽熬煎的顽童们,一到暑假便拥有了惊人的消费之力。

然而有趣的是,这超过七千万的观影群体,却长久未能一睹他们所渴望的影片,以至于每年的暑期档成了华国电影市场的萧条期,此事在好莱坞同僚眼中显得匪夷所思。

今年,公元二零一五年,一部《大圣归来》与《捉妖记》彻底激发了这部分沉睡的观影潜力,也令无数华国电影人领略了暑期档的无限可能。

因此,诸多影视公司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档期,逐渐理解了李哲的成功缘由——他早已洞悉这批被忽视的“观众”,于是精心打造了一部他们渴望的“佳片”,狠狠收割了他们的银钱,这才是《大圣归来》得以成功的真相。

对此言论,李哲不置可否,但他确实在意这一部分观众,这也是他选择在七月十日上映《大圣归来》的原因,一来想为自己的小女儿小团团献上一份特别的生日贺礼,二来也欲借电影试水暑期市场,探察这部分观众的真实潜力。

自始至终,李哲都对《捉妖记》寄予厚望,即便有《大圣归来》的璀璨珠玉在前,他仍让老朱为《捉妖记》开出高达十九亿的票房保障,堪称天价。

目前来看,《大圣归来》与《捉妖记》两部影片,已使洪山资本赚得逾十亿的纯利润,引得其他同行艳羡不已,同时也让整个市场过度炽热。此时,明智之举便是暂退市场,确保收益安全。

李心如今如日中天,跃出圈子,成为新晋票房女神。然而,她接下来的电影至关重要,唯有成功,且需令人哑口无言的辉煌胜利,她方能强势登顶,挤入近十年未换代的大花旦行列。

这样的电影并不易寻,尽管李心邀约众多,片酬高昂,但李哲一个都没看上,宁缺毋滥!现下不少大制作邀其担纲主演,除了李心自身的条件和声名,更看重的,还是李哲这位华国首席经纪人的慧眼与实力。

起初,有人认为李哲以七星剧本换取女主角角色是吃亏之举,如今则无人再如此想。

尽管《我是杀人犯》目前是华语片的巅峰之作,但它并非以女主角为主导,就连男主角也非最亮眼的角色,与《捉妖记》大相径庭。同时,李心也在《我是杀人犯》中有参演,虽是配角。

但连续主演两部票房爆款使她赢得“票房女王”的美誉,许多人潜意识中认为她主演的电影皆为精品,自身极具票房号召力。

正因这些因素,李哲此刻分外谨慎,一一看过多个剧本,可惜均未令他满意,因为他对文艺片获奖影片并无太大兴趣。

未曾扎根,便妄想摘得桂冠,岂非笑谈?再者,李哲对国内这些小奖项也看不上眼,于是那些文艺片一一被他淘汰,即便墨镜王的新片有电眼影帝与亚洲最帅联袂出演,他也毅然拒绝,不愿让李心的时间与精力浪费在如此之作上。

其实,李心对墨镜王的《摆渡人》颇为心动,阵容强大,墨镜王的电影虽票房不佳,格调却极高,仿佛参与其中便能沾染些许光环。

这次更是女主角,可惜李哲并不买账,直接推拒,李心对此也无可多言,毕竟如今她不再是初涉演艺的新人,而是走到了事业最关键的百米冲刺阶段,必须挑选合适的剧本。

李哲翻阅数个剧本都不甚满意,于是向李心提议:“这些都过于寻常,连十亿级别的剧本都无,晚上何不去857碰碰运气,或许那里会有良机。”

“好呀,说起来,我确实很久没去那儿了。大利哥真的不打算涉足演艺圈吗?”

“他若混演艺圈忙于拍戏,谁来替我打理酒吧?演技天赋上,他确实不及肖一,但他可以转型做音乐制作人,在管理上还是很有才干的。并非所有人都向往聚光灯下的生活,实现梦想后,有些人会选择回归平静。 就像我,不太喜欢做明星站在聚光灯下,所以我更喜欢当经纪人,连制作人也不愿做,毕竟制作人事务繁杂,犹如管家婆一般,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