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过年23(1 / 2)

陈从武婚事过后,第三天,腊月二十二,陈贵山送养老钱和粮食。

老黄氏看过后,“老二,你拿粗粮给爹娘吃,自己吃细粮你心里过的去”。

陈贵山不解,“娘,我怎么就吃光细粮,我夏收收的麦子交完税就留了一石粮食,儿子为了糊口还卖了五十斤换粗粮吃”。

老黄氏,“我不管,你给我们的必须是细粮”。

五百文钱收了,粗粮不让拿回去,还要细粮。

陈贵山脸色发黑,“这怎么不行了,二十斤谷子,三十斤高粱,三十斤荞麦,二十斤麦子,两身新衣裳,儿子那样给的不对”。

老黄氏端坐着就是不满意,“我全要麦子”。

陈贵山看向他爹,“爹分家时候说的一百斤粮食可没说粗粮细粮”。

陈大树笑呵呵道,“行了,粮食放下你回去吧,别听你娘的,爹满意”。

陈贵山挑起担子就走。

老黄氏不乐意了,“谁让你走了,不给我送细粮这个年谁也别过了”。

陈贵山倔强回她,“我爹说行就行,我没少您一斤粮食”。

老黄氏抓住挑筐,撒泼不让走。

陈大树看一眼老黄氏,“你非要细粮,以后老大老三分家单过,你也都要细粮”?

老黄氏……

“老大老三又没分家”。

陈大树拍拍衣裳,“那就都分了,让他们都给细粮”。

老黄氏偏心太过,老大老三都想着占老二便宜,也不看看老大老三是什么性子。

老黄氏被一句都分家惊住了,松开二儿子的担子。

“老头子你吓唬我的对吧”?

陈大树背手回屋里。

进了腊月二十日子就快了,二十三过小年,二十五蒸馒头,有养猪人家杀年猪,没有养猪拿钱买肉。

陈继铭从县里回来后带来十多斤猪五花,十斤羊肉,一些布匹做新衣。

陈继铭年二十八关了铺子回来过年,和陈继铭玩的半大孩子找了过来。

七嘴八舌的问陈继铭,“小篱还在打白工”?

陈继铭摇头,“我家把借的银子还了,再去东家少爷那里就有工钱了”。

陈景铭听他哥和一帮少年聊天,屋子里烧了火暖洋洋的,从他哥回来家里每天都有人过来。

找爹娘唠嗑的,找他玩的,找她姐和陈瑶玩的,天气冷就围着火烤栗子吃。

得亏栗子捡的多。

年根天气好,老百姓走出家门买年货,要是冰天雪地的,那就啥也别想了,冻都冻死了谁还出门。

今年是陈景铭穿越来第一个年,也是陈贵山一家分出来后第一个年。

年二十八他爹又给他爷爷奶奶送了年礼,两斤猪肉,一篮子馒头,三样点心,五十文钱。

陈景铭:这要是夏收那会儿,他爹连节礼都出不起。

现在他们一家都做了保暖抗寒新衣裳,家里不缺吃的,要是住的在暖和点就好了。

明年家里盖新房子,要不要弄个暖墙啥的出来,盘火炕也行啊。

除夕吃饺子,他娘做的白菜猪肉馅,里头放了六枚铜钱,看他家谁有福气能吃到。

陈景铭小肚子吃的滚圆,也没能吃到铜钱,他哥吃出两个,陈瑶吃出一个。

他爹最后一个饺子吃到了,举着铜钱在小儿子眼前晃,那样子真没眼看。

王氏嗔道,“行了,跟孩子比上了,幼不幼稚”。

陈景铭看向剩下没煮过的饺子,“我明天一定能吃出铜钱”。

陈贵山嘿嘿直乐。

初一天不亮就起了,昨晚守岁的是大人,他们四个都是困了就睡了。 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没想到第一口就让陈继铭咬到铜板,喜得王氏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