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岁之劫(下)(1 / 2)

我以为我顺利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便再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忧的事情。

遗憾的是,前面的危机,其实只是我多舛的一生中很小的一次浪涌。

真正的危机,在之后才会到来。

我出生的时候,我爷爷被他挂关系的单位,安排去参加了门球比赛。

我爷爷觉得,这个安排非常让他满意。

一方面,他可以和老伙计们凑在一起疗养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不需要伺候他吃喝的奶奶,正好可以去伺候一下三儿媳的月子。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抢救,母亲才从手术室里面出来。

这个经历,让我很小的时候就从母亲那里得知,一台手术往往需要数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这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认为当医生是一个非常消耗体力的劳动方式。

由于母亲的大出血,产后的她非常虚弱,暂时也没有奶水。

医院倒是提供了购买奶粉的渠道,可我父亲在又交了四百余元的手术及输血费用之后,终于认识到了自己身处穷苦人家的现实。

奶奶没有多说什么,帮我买回了奶粉。

后来听说,当时的奶粉也要票,唯有医院推荐的这个地方不要。

其实,并不是真的不要票,不过就是有人出售奶粉票,再让你拿着买来的奶粉票去买奶粉。

时间久了之后,流程太过熟练,在老百姓眼中看起来,就是溢价购买不用票的奶粉。

好在,我的母亲身体底子很好,三天便恢复过来。

顺便,在奶奶特意托人买来的小拇指大小的鲫鱼熬出的鱼汤帮助下,还完成了成功“下奶”的壮举。

随后,我便过上了“混合喂养”的日子。

而我一岁之前最大的危机,恰恰就发生在母亲恢复身体这三天里面。

当时的医院,布局很像后来我念书的学校。

长长的走廊里面,大多数房间都是多人间病房,只有走廊中间的位置,有一个混合了厕所功能的水房。

如今的眼光看,这样很不卫生,也没有什么隐私性可言。

但在当时,主要是可以用上自来水的地方,就能算是个好地方。

不过,这个自来水,其实也只有冷水。

如果想用热水,需要去医院后院的锅炉房。

烧锅炉是季节性职业,一般冬季才有人专职烧锅炉,顺便为全院供暖。

夏天的时候,烧锅炉的工人便有“白拿钱”的可能。

一方面为了不白养一个闲人,另一方面也为了不让锅炉工人夏天勒紧裤带过日子,医院决定让烧锅炉的师傅同时值守太平间。

夏天的时候,师傅在太平间值守,一天两次回来为锅炉点火,好给院里的带饭的职工热一下饭。

顺便,也帮需要热水的人灌一下开水。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住院,需要准备暖瓶。

因为医院只租给你一个暖瓶,一天只能打两次热水,一个暖瓶很多人会不够用。

冬天的时候,锅炉工人便专注烧锅炉,停尸房那边便没有人值守。

现在看来,这属于安防隐患。

但在那个年代,你要说有人会去偷尸体,怕不是没有人会信。

那个地方,又阴森又晦气,大冬天谁会愿意去冷柜里面拖出来一个死人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