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六岁之劫(中)(1 / 2)

时间从未停止向前的脚步,很快便来到92年的夏天。

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许多大事。

国家愈发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制定了《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

这份《纲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直到近些年的许多科研方向。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又一项伟大壮举。

同时,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国家决定推动国有企业改制。

与如今的混合所有制改制不太一样,当年的改制多数是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改革,让端“铁饭碗”吃“大锅饭”的工人阶级,从“以厂为家”的状态,跑步进入了“自己当家”的阶段。

自己当家,有利有弊。

有的企业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再度焕发企业生机。

有些企业则变得茫然失措,不知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终成时代的尘埃。

父亲供职的自行车厂,就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改革开放已过十个年头,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虽然我家还在为三千块钱的门槛,不敢参加加香香水的直销。

可加香香水已经在大礼堂和国际展览中心,连续办了两次直销大会。

现场的情况,可以用座无虚席和人山人海来形容。

往好了说,与会的一些人,勉强算是“先富了起来”。

往坏了说,这样的野蛮的财富累积,培养了很强的暴发户习气。

当时在本地的无产者之中,颇为流行见人就叫“大款”的习气。

就连我在猴年春节时,家里也特意给买了一套“儿童西装”做新衣服。

这样的环境之下,生产自行车的企业,愈发变得不再吃香。

尤其是,此地是有名的自行车生产基地,国营自行车厂不论,私营的就有近百家。

父亲在这一年,还接了一个南下出差的活。

过完年就出发,大半年后的盛夏才回家。

回家后,父亲为家里添置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我至今仍然记得,电视机的牌子,贴得是当时很热的长虹牌。

如今的我,会说父亲也掉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但,换我在当时那个年代的话,我可能也会像父亲一样,激动地说上一句,“钱是挣来的,不花也攒不下。”

用彩电看奥运会转播,别提多带劲了。

我那时还小,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内心的激动,出外和小朋友交流的时候,只会说,“那里面的人跟真的一样”。

其实,就算是看黑白的,我也觉得跟真的一样。

只不过现在有了彩色的,才觉得黑白的有些失真。

楼下经常帮人“喊一下”的刘老太太家的孙子,名叫刘明睿,他比我小两岁。

他在听到我的吹嘘时,只甩了一句:“切,不就是彩电吗?我家一直就有!”

我忽然意识到,我家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

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了母亲。

母亲叹了口气,没有对此事做任何评价。

她虽然文化不高,却有着一定的眼界,她知道是家庭条件制约了我的眼界。

母亲思来想去很久,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