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起点篇:平淡3(1 / 2)

出了院落,贾思明环顾四周,心里暗自嘀咕:“那胖乎乎的丫头跑哪儿去了?”

正想着,走到一处拐角,突然发现顾皖清正蹲在地上津津有味地啃着一串糖葫芦,吃得满脸都是糖渍,完全没有察觉到我走近。

“嘿!这糖葫芦味道咋样啊?”贾思明忍不住开口问她。

“嗯……还不错啦,就是有点儿黏牙。”顾皖清一边嚼着嘴里的糖葫芦,一边含糊不清地回答道。

然后她又咬下一大口糖葫芦,接着说道:“对了,我的风筝呢?”同时伸出手来索要。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贾思明暗叹一口气,狠狠咬了咬牙,将那只已经损坏的风筝递给了她。

就在贾思明把风筝递过去的一刹那,不经意间瞥见了风筝,顿时呆住了——原本被扯坏的风筝此刻竟变得完好无损!

顾皖清见他发愣,一把将风筝夺了回去,嗔怪道:“发什么呆呀!”

“哦,没什么。”贾思明有些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句,但目光仍停留在那只奇怪的风筝上。

记得当时从树上取下它时,分明已经破烂不堪了,可现在怎么会……

“行了行了,别发呆了,咱们快走吧。”顾皖清扬了扬手中的风筝,拉起男孩便往街道上走去。

而贾思明则满腹狐疑地跟随着她,心中暗自思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眼花了不成?

贾思明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那座山上的小屋里,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恍惚感。

段老头给他留下的印象深刻,他似乎是一个历经沧桑、饱尝风雨的人。

此刻,段千鹤静静地站在山坡上的房屋前,注视着我们渐行渐远的身影。

他沉默不语,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深的思索。然后,他轻轻转身,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回到屋内。

随着房门关闭,一阵幽幽的声音在院落里回荡开来:“故事是很难说清楚的……”这声音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哀伤和沉重,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话说那老头跟你说了什么东西?”顾皖清问。

贾思明摆出一副无奈的姿态:“其实也没说什么,说了一些云里雾里的话,我听不明白。”

“额……算了,不说了。”顾皖清嘟起小嘴。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贾思明欢快的呼喊声:“大娘,我们来啦!”还没进院子,就能感受到他满心欢喜。

当我们踏进屋子时,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女子面带微笑迎了上来。

她便是顾皖清的母亲——谭官琪。

谭官琪热情地招呼着我们,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

她快步走到贾思明面前,手里捧着一块新鲜出炉的桂花糕,说道:“思明啊,快来尝尝我刚买的桂花糕,还是你最爱吃的那个口味哦!”

贾思明开心地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满足地赞叹道:“嗯,真好吃!谢谢大娘。”谭官琪则温柔地看着他,眼中满是慈爱。

在这个温馨的氛围中,他感受着亲情的温暖。

贾思明望着那如手掌般大小的一大块桂花糕,心中暗自思忖道:若不赶紧推辞掉一半,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定然难以将其全部吃完。

“娘,你怎么不给我吃呀!”顾皖清满脸不悦地嘟囔着。

“你整日呆在家中,已享用过诸多美食,可莫要贪嘴哦。”谭官琪仿若并未察觉到女儿的怨气,自顾自地说道。

顾皖清瞪大双眼,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反驳道:“我怎会知晓此事?况且,这分明是您今日方才购置回来的呀!”

只听谭官琪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声:“嗯。”

“若是想吃,便自行拿去吧。”她说这话时,语气格外平静。

“好好好,究竟谁才是您的亲闺女啊!”少女在心底愤愤不平地埋怨道。

随后,她顺手拿起一大块桂花糕,搬来一个小板凳,悠然自得地坐下。边品尝着美味的糕点,边喋喋不休地念叨着。

乡间的日子过得犹如静水般波澜不惊,质朴无华,然而在这份平凡之中却弥漫着一种静谧与安宁。

大桥村悄然伫立于川渝北部的僻静角落,此处地势险要,常有妖邪肆虐,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荒蛮之地。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周围环境恶劣,唯有大桥村依然有人生存。

而且,那些凶猛异常的妖兽似乎对这个小村落敬而远之,从不轻易靠近。

川渝地区的气候变化多端,清晨时分,空气清新宜人,凉意扑面而来;而到了正午时分,则酷热难耐,仿佛置身于火炉之中。

正值烈日当空之际,一个年约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从远方缓缓走来。

随着距离的拉近,他的身影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原来是顾皖清的父亲,顾熙哲。 见到父亲归来,顾皖清心潮澎湃,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但最终只化为一句简单而真挚的问候:“爹,您回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