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无当飞军155(1 / 2)

又是一个幸运儿,还跟自家同姓,建宁大族孟氏的族长孟仪听到刘璋喊出‘孟卿’二字后,百无聊赖的如是想到。

他现下只想早点结束这场封赏南中有功之臣的大会,回家好好的蒙头睡上一觉,睡着了就不会心烦意乱,不会因为俯逆雍氏的事情悔恨万千,致使自家心头苦涩万分。

但只片刻后,孟仪见到在他身边列坐的一些大族的族长将目光投向了他的身上,不经意的在他身上扫来扫去。

‘看什么看,没见过反正的叛贼吗?’对于这些不知来意的目光,孟仪没好气的在心中骂上了一句,宣泄胸中的郁闷和苦楚。

“孟兄。”

孟仪侧头看去,一位平日和他关系亲近的建宁郡大族的族长,低声向他喊上了一句,并伸出手指、示意他朝明堂上首的位置看去,面上有些急色,在为他捉急。

顺着这位族长手指示意的方向,孟仪朝着明堂上首的位置看去,只见坐在上首的刘璋,正将目光投向他这边,与此同时他听到刘璋身侧的彭羕朝他喊道:“孟族长,还不出席,你要明公等到什么时候,天黑吗?”

孟仪来不及思考什么,他连忙起身,只是他的动作,不免有些手忙脚乱,心性未曾安定的他更是险些摔倒在了地上,引来周围一众非是建宁郡出身的大族族长露出皱眉的神色:‘好歹是一族之长,怎的如此没有定性,行事慌慌张张,毛毛躁躁的。’

走到明堂中间,孟仪忙不迭的跪拜而下,向着刘璋恭声道:“仪在,还请明公训示。”

‘胆气丧尽。’刘璋评价了一句面前的孟仪,而后他温言道:“训示倒是没有,却是有一事委任于卿。”

“明公但讲,仪无有不从。”顺着刘璋的话,孟仪立刻响应,摆出一副任君采撷的模样,言语中没有丝毫的不顺。

同时他们心里不由在想,刘璋前面出手那么大方,如何到了他们这里,竟是没有任何的表示,并且还要在他们的身上刮油。

‘这……这怎么可能。’孟仪觉得自家耳朵失灵了,不然何至于听到了不可能的话,上首的明公竟是要任命他担任云南县的县长,他一个俯逆雍氏的反贼,没有跟着雍氏一起被枭首已是庆幸万分,怎么还可能出任县长,治理一方。

同时刘璋不待孟仪再度推辞,续而说道:“你的长子孟节,气度不凡,为人孝悌,我很是喜爱,就让他到州牧府任事吧。还有你的次子孟获,虎头虎脑的,也甚是惹人可怜,现有治中董扶,为巴蜀士人用钦仰,就让孟获到董扶门下求学一二,异日说不定能成为大儒,于南中传播文教,教化一方。”

‘何其宽仁之主也。’这是庲降都督高颐在心中感叹了一声。

“此外,你族内的那位孟琰,虽是幼童,但气质非比常人,我打算收养于州牧府,和我儿刘循做个伴,还望你不要不舍。”刘璋说起了他令彭羕在孟氏中寻得的孟琰,打着好不容易来一趟南中,怎么说也得打包点东西带回成都的想法。于是他想着将孟琰这位日后蜀汉的辅汉将军、虎步监,在和主力诸葛亮大军联系被切断时,领着五六千人,顶着司马老贼数万骑的攻击坚守不动的大将一并带回成都。

‘明公胸怀之广,如怀日月也。’这是心性高傲的彭羕心中的念头。

毕竟‘卖官鬻爵’的钱是被孝桓皇帝用去天酒地、奢侈无度,而刘璋没有去刮南中大族的金帛用于己身,而是用他们的财货做起了稳定南中的好事。

对比刘璋对吕昌和高颐非同一般的任命,都远不如刘璋现在对孟仪的任命,让他们不敢相信,和孟仪一般,怀疑起自家是否听错了,耳朵是不是出毛病了。

“明公厚恩,仪虽九死不能报也。”孟仪跪拜而下,声音呜咽,眼中更是有泪水滑下,刘璋的这番处理,比起任命他为云南县县长,更让他恩感万分,同时也让他忘却了推辞,事关他的两个儿子的前途,做父亲的自然是全然应下。

一众南中大族的族长的身体,随着他们被震撼的思绪,微微的动摇了起来,但动的人一多,就不免显得明堂有些骚动。

“这,这,这……”孟仪‘这’了半天,方才说出了一番通畅话:“明公,我孟氏罪孽深重,能免于刀斧之刑,已是万幸,我如何能担任云南县的县长,代明公牧守一方,仪深感明公厚恩,但还请明公收回成命。”

孟仪哽咽着声音,感动万分的向着刘璋说完了一番推辞话语,这番话并不是因为谦虚,实是他真心觉得自家配不上云南县的县长,也配不上在刘璋这么宽仁的明公手下做事。

刘璋说起了他的

对于刘璋的决定,在场众人亦是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

可惜了,以后就没有什么蛮王孟获了,也没有七擒孟获的故事了,让孟获拜入董扶的门下,日后南中孟氏当是多了一名大儒,少了一名作乱的蛮王。料理完孟氏的事情,刘璋心中发出了些感慨。

只是七擒孟获这件事,只在汉晋春秋和华阳国志有记载,正统的三国志对孟获和七擒孟获一事只字未提,不过这也有可能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惜字如金的缘故,三国志实在太精简了。作为史书的题材,通常是由记、传、志、表所组成的,陈寿的《三国志》只有本记和列传,没有表,更没有志,平白少了很多资料,着实让人生怨。 这是刘璋这段时间考虑的结果,也是他通过考察了孟氏的表现,故而下了这样的决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