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汉嘉郡青衣羌161(1 / 2)

只是熊大、熊二投效李恢时,虽是他们身上的服装是叟人惯常的装扮,但他们并不自认为是叟人,听二人说,他们是楚人的后代,乃是昔日楚顷襄王在位时,率领楚军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区,占领滇地的庄蹻所统大军的后嗣,只是在南中之地日久,沾染了叟人的风化而已。

此外他们的部落以熊做姓氏,并不只是单单崇拜猛兽黑熊的缘故,同时也是因为楚王以熊为氏,他们不忘本,不忘自家的根底,所以他们的部族皆为熊姓。

对于熊大、熊二这般的说辞,李恢不置可否,叟夷之辈,成分向来很杂,庄蹻领兵伐黔地,为秦人阻断归路,留在了西南之地称滇王,叟人中的确是有楚人的后代。

但熊大、熊二是否真的是楚人的后代,李恢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叟人没有史书,没有可以致信的信史,根源很难说的清楚。天知道熊大、熊二是真的楚人后代,还是他们部族中的耆老因缘附会,给自家部落找了个显赫的先祖,这是说不定的事情。

不多时,在熊大、熊二两名曲长的督促下,狼藉的战场很快被清理干净了,李恢手下战死的士卒被收集起来,带回邛都城,后面交给他们的家人好生安葬,战死的夷人则是堆叠在了一个挖出的大坑中一起埋了了事,对待叛乱的夷人没有那么多好讲究的。

若不是李恢心善,兼之他担心夷人的尸骸暴于荒野,可能有引起瘟疫的风险。否则的话,这些夷人的尸骸哪里会被安葬,只会被留弃在地面上,为野狼啃食、枭鸟啄食,以赎夷人谋乱的罪愆。

李恢再等了片刻,等熊大、熊二约束部曲,使部曲成列,以及狼牙部落的俘虏用绳索十个一组背手捆绑好了后,他们一行大军就朝着邛都城的方向走回了,带着一场煊赫的大胜走向了邛都城。

骑在马背上的李恢,在什伍徒步进军的时候,自然不好放马奔驰,他轻轻勒着马缰绳,座下常年的坐骑知晓了他的心意,缓慢的跺着步子,速度贴近大军行进的脚程。

虽然一场大胜的果实轻而易举的落入了怀中,但李恢的面色依旧很沉重,盖因为越嶲郡的夷人祸患有些严重,就拿今日之事来说,狼牙部落不过一小种部落,人数不过千人,却是敢顶撞郡中的号令,不宾王化。

其次狼牙部落距邛都城这座越嶲郡的郡治不过二十里路,作为邛都令的李恢感觉就像是卧榻之侧,蹲着一条饿狼一般,时时刻刻有芒刺在背,令人不得安稳入睡。

邛都附近都有夷人盘踞,越巂郡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夷人漫山遍野,处处皆是,是一个大大的忧患,让李恢这名邛都令寝食难安。

打着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慢慢磨掉越巂郡夷人的想法,于是李恢在越嶲郡刚刚平定的当下,他就领着士卒部曲去讨伐了狼牙部落,将狼牙部落这枚隐患的棋子

李恢所统领的士卒,不急不缓的在中午前赶回了邛都城。

站在城外举目望向邛都,邛都城宛如一只卧虎一般,慵懒的躺在邛池的一侧,昔日邛都城外被夷王高远为做防务,焚毁的汉人房屋的断壁残垣,现下已是被清理一空,不过被清理后的空地上没有建上新的屋宅,以往被夷王高远驱逐到邛都城外居住的汉人,重新居住回了城中,自然是用不上在城外建屋立宅了。

征伐狼牙部落胜利归来的大军一到邛都城门口,城内的父老幼童听闻到了讯息,纷纷出城,在道路的两旁观围起了这支为他们厮杀征战的大军。

不少邛都的父老手中拿着吃食,亦或是一串五铢钱,如同泼水一般,向行进中的什伍手上放去,嘴中喊着恭喜的言辞,祝贺着这群大胜归来的士卒们。

作为县令和统帅的李恢受到了最隆重的礼遇,道路两旁不少邛都城的父老纷纷喊着‘李县君威武’、‘有李县君在,我辈无患矣’之类的话,向李恢致上崇高的敬意。许多邛都的少女,看中了青年才俊、为邛都父母官的李恢,她们将手中的香囊、绢布等物,用作表明心中爱慕的替代品,瞄准了李恢的方向,如同雨点一般的向着李恢身上抛去。

在队列中间,骑在马上的李恢面带笑意,不时拱手向道路两侧的百姓致意。

感受着来自百姓的诚心拥戴,李恢不免感叹他出任邛都令以来,一番辛苦没有白费,人心都是肉长的,以诚心待百姓,百姓必然以诚心回报。

同时李恢有些自得,他从一介白身,因出谋划策有功,一跃而起,被刘璋提拔为了邛都令,他心念刘璋的殊遇,这段时间尽心尽力,全身心投入到邛都城的治理上,眼下邛都城已是蒸蒸日上,如此,想来能报答刘璋一二。

——

汉嘉郡,汉嘉县。

作为汉嘉县县令的杨洪,面色和洽的对着身前的客人说道:“狼帅这次在疏通旄牛道的事情上出力不小,你的功劳,洪会一五一十的禀告给明公,后面定有嘉赏发下,以慰劳狼帅的辛劳一二。”

旄牛夷的夷王狼谭,年纪四十余岁的他,在饱经岁月风霜的打磨后,一张脸上皱纹形成的丘壑遍布,如同一个六十岁的小老头。他脸上堆着笑,使他的一张老脸更加的皱巴巴了起来:“前次小人受逆贼高远所惑,发兵攻打安上县,罪该万死,幸而明公宽仁,没有降罪于我,但小人深知犯下了大错,疏通旄牛道一事,不过是弥补小人犯下的过错一二,岂敢谈得上什么功劳不功劳的,望杨令向明公言明我心,小人不望什么嘉赏,只求明公知道我的忠义之心即可。”

听着狼谭卑躬屈膝的话语,杨洪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谁说夷人都是一根筋的莽货,这狼谭就很识时务,言谈更是不下汉人,称得上是一个识时务的豪杰。

对于狼谭不求报功的话,杨洪自然不能接下,赏罚这种事情不是他能决定的,考虑到刘璋的行事作风,他温言说道:“功是功、过是过,前次狼帅虽是一时不慎,犯了下一点小错,但疏通旄牛道一事,多亏了狼帅,以及狼帅帐下儿郎的死力,狼帅的忠勤我是看在眼里的,郡中少有人能比得上,以明公的度量,自然不会忽视狼帅的功劳,当有恩赏发下。”

狼谭闻言面上露出了喜色,只是这喜色不同之前向杨洪堆出来的讨好的神色,而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他推辞功劳的话是一回事,但要是真有恩赏,能弥补他这段时间的殷勤,以及帐下儿郎的劳苦,他自然是高兴无比。 “如此,就多谢杨令了,但还望附上只言片语,向明公表明我的心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