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踩点200(1 / 2)

兴平二年,四月。

自王连担任金曹监管盐铁事务以来,已经足足有月余了。自然地,刘璋在和长吏王商议事的时候,不免谈起王连,议论一二王连这个金曹是否合格。

谈起王连,王商首先是肯定的道了一句:“王金曹确是有才干,于盐铁之事上鞭策入里,甚是详悉,就算是在盐铁上干过多年的老吏只怕也是不如他的……这段时日以来,王金曹单枪匹马,就将盐铁专卖的事情搭好了架子,后面就是萧规曹随了,有王金曹在,府库想必早晚充裕,明公勿需担忧出现财货缺乏的情况。”

不擅长给人遮掩瑕疵的王商斟酌了一下,言语平淡的说道:“不过王金曹总归太过年轻,为人不够老道,行事多少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而言之,假以时日多磨砺一番,此外再加上有经验丰富的人在旁说教一二,王金曹是担得大用的……明公识人知人,不使野有遗贤,令商十分钦佩。”

闻言刘璋对王商给出的评价认可的点了点头,正如王商所言,王连太过年轻,料理政务这方面的经验不够老道,不过想想也是,毕竟他是提前了近乎二十余年将王连放置在了管理盐铁的职位上。

而历史上的王连在入蜀后是历任多处的县令,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地方政务的磨炼,而后在刘备入蜀后被刘备相中,才得以出任了蜀汉的司盐校尉,负责蜀汉盐铁的经营调度。

不过就能力而言,王连是足够的,只是政务经验上,还有所或缺,一念至此,刘璋嘱咐王商道:“这里要多麻烦王卿,看顾一番王金曹的举动,如是王金曹行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可好生指教一下……盐铁之事,是国之要务,当是不要出现大的闪失为好。”

“商领命。”王商拱手领命道,其实作为刘璋开府后的长吏,对于府内的大小事务,以及上下诸多曹官,他都是有责任、有义务去管看一番的。就算刘璋不说,他也会好生教导王连,对王连行事时候的阙漏进行补充完善。

讨论完了王连的事情,刘璋问起了两个人的动向:“公衡和子远,当是已经到了地方上吧。”

他这里说到的黄权和吴懿,一个被他派遣到了白水关,一个被他派遣到了巴西郡,到

虽然刘璋因为去年战事频繁,以至于今年粮草不济的缘故,准备是在今年夏收后整顿大军,兵发汉中,但是在夏收前,他不免要提前踩点,看看汉中的这个点子是硬还是软。

仗着巴蜀比起汉中户口多,民间更是富庶,刘璋准备夏收后多路进兵汉中,一路自白水关向阳平关进军,一路自米仓道向南郑进军,但考虑到金牛道比起米仓道,道路宽敞便利,所以自白水关向阳平关进军是作为主力的。

因此刘璋派遣了主薄兼中领军身份的黄权前往了白水关,去和白水关守关的中郎将杨怀一起先查探阳平关的地理人情,为大军进发汉中做好前期工作。

主薄兼中领军身份的黄权前往了白水关,身份稍微次一点,中郎将兼着军正身份的吴懿自是前往了巴西郡,和巴西郡太守孟彪一起做好米仓道进军的前期准备工作。

听到刘璋的问询,王商立即回禀到:“以脚程而言,外加信使往来通报的消息,黄主簿和吴中郎将当是已经到了地方了,不日或许就会有文书递来。”

刘璋点了点头,他言语殷勤道:“后面大军北上,一应粮草辎重的事务,以及地方上的要务,恐是需要多多劳烦王卿了。”

“这是臣下的职责,说不得劳烦不劳烦的。”王商谦逊的道了一句。

再商谈了一会,刘璋起身目送王商离去,望着王商离去的背影,刘璋的心中多多少少有些庆幸,如王商这般有萧何才干的人,可是相当不好找。更不用提王商为人忠直,行事更是勤勉,比起曹老板的荀彧以及吴大帝的张昭,都是不遑多让的。

‘只怕比起荀彧和张昭,王商还要稍微胜上一筹。’刘璋脸上露出淡然的笑意,毕竟荀彧在曹操称魏公一事上,和曹操和谐共事多年的他,态度是反常的激烈,表达出了十足十的反对态度,荀彧和曹操两人之间隔阂甚重。而张昭于孙权来说,虽是常年主持府事,可张昭在面对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意图投降的行为,一直让孙权耿耿在怀,孙权称帝的时候更是当面揶揄了张昭,令二人之间的关系相当的恶劣。

而王商则不一样,王商这位萧何之任和刘璋没有根本上的矛盾,常日里言谈行事是一心一意为刘璋着想。在大事上同刘璋或许有一二点不同的看法,像是刘璋南下征讨叟夷,王商觉得不太妥当,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南中瘴疠之地,派遣良将征讨即可,不必刘璋这位益州牧亲自征伐,但在刘璋的坚持下,王商最终是点头同意并坐镇成都稳定了大后方,始终效忠听命于刘璋。

“天幸之。”踏步在回廊的刘璋感叹了一句,为能拥有王商这样的臣子感到幸运。

“使君,您刚刚是说什么。”小腹微微隆起,脸上有些许发福的婢女采薇,在回廊拐角碰到刘璋的时候,听到了刘璋的自言自语,她问询上了一句。

在看到采薇的

虽然刘璋言语里用惩罚进行威胁,但采薇听刘璋的语气,自是知道刘璋的心意,明了刘璋这是在心疼她,内心一阵感动的采薇点头应下:“诺,使君刚刚是有什么吩咐的话吗?”

“没有什么吩咐,也没什么事。”刘璋摇了摇头,扯开了话题:“这几日医匠看了没,有无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没有,医匠说一切安好,就如此保持下去,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