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217(1 / 2)

刘璋下了马车,站在了麦田前似是远眺一般,望着无边无际的黄色海洋。

而刘璋的心里在暗自揣度着,在世家豪族坐大,以及人头税作为税收大头的东汉,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人头税作为税收的大头,这样的税收政策对于大片土地的拥有者,如地方上强宗豪右很是有利,强宗豪右拥有较多的土地,只需缴纳少量的田亩税,而黔首百姓拥有少量的土地,却需要缴纳大量的算赋、口赋、更赋等,并且租种的土地近乎一半的产出要缴纳给地主家。

因此东汉末年出现了地方豪强藏匿人口的行为,每藏匿一个人口,就少缴纳一份人头税给官府,豪强可以抽取这名人口应缴的部分人头税作为自己的收入,而被藏匿的人口,通常情况下也不是被强迫的,而是因为他们承担不起高额的人头税,索性藏匿到豪强门下,避免官府的盘剥。

随着藏匿的人口越来越多,地方上豪强愈发坐大,导致了东汉帝国所能掌控的人口就越来越少,对地方上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弱,编户齐民作为秦汉帝国的根基,现下已是失灵了。

这就是刘璋所要面对的问题,于这种情况下,刘璋若是去减免田亩税,对少地和无地农民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增加了占有大量土地的豪强地主的收入。要想真正给黔首百姓以优惠,就得去减免百姓所承担的算赋、口赋等人头税。

百姓所承担的算赋、口赋等人头税少了,他们的负担轻了,就不会考虑依附豪强,藏匿起来的事情了。官府所能掌握的人口、土地就多了,征收税收的基本盘就大了。

照着这个思路走下去,终极形态就是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人头税不收了,全部摊入田亩税中,人可以藏匿跑路,但土地怎么都跑不了。

‘步子大了。’刘璋摇了摇头,摊丁入亩是清代的政策,同东汉末年可距离着一千多年,时代不一样,文化不一样,风俗不一样,方方面面皆是差异甚大。

直接将千年后的摊丁入亩用到这东汉末年,刘璋怀疑只怕没搞出什么成绩来,蜀地就自爆了。

首先上下大小的蜀地官吏,他们所熟悉的是征收三十税一的田赋,以及向百姓索要算赋、口赋,突然要这群官吏放弃向百姓难征收算赋、口赋,去计算如何将算赋、口赋摊入了田亩之中,没个十年八载,恐怕难以寻出一条合适的法子来,磨合出一条合适的征税政策。

其次百姓习惯了缴纳算赋、口赋,一时间要他们不去缴纳算赋、口赋,而是去思考缴纳摊入田亩中的人头税,百姓也是难以接招。毕竟两汉四百年天下,惯性是很大的,突然的一个急刹车,那就是翻车无疑了。

此外摊丁入亩虽是清朝的政策,但它的铺垫政策是明代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把部分徭役折入土地,摊丁入亩是全部的徭役折入土地,其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把对于人的束缚,对于人征收的税摊入田亩。从明朝至清朝,走了几百年,才从一条鞭法走到了摊丁入亩。

而一条鞭法的出现,又需要历经魏晋的户调制,隋唐的租庸制,唐中叶的两税法,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着。

超越时代一步是天才,超越时代两步就是疯子了。

一念至此,刘璋将摊丁入亩的政策甩到脑后跟,不过他没有放弃改变税法的念头,毕竟现下的税法实在不太合理,多多少少需要改变一下。

且刘璋自认凭借着去岁平定巴郡以及讨定南中的军威,外加任命贤良治政,在官吏百姓中积攒的名声,他多多少少有推行变法的威望了。

“王卿,我意减免一些百姓所负担的算赋、口赋,你觉得如何。”心有决断的刘璋回身向着王商开口道。

“明公仁德。”王商闻言先是赞了一声,而后他斟酌着说道:“现下攻打汉中只在眼前,所需粮草辎重甚多,明公虽是令金曹王连推行盐铁专营一事,但事情还没有多大的成效,所获效益不多……这个时候去减免百姓的算赋、口赋,臣恐于接下来的汉中之战不妥,明公虽是有此仁心,但以臣之见,当于拿下汉中后,再行减免。”

刘璋摇了摇头,他补充道:“虽是减免了部分算赋和口赋,但这部分税赋不是不收了,而是摊入了田赋当中,将田赋稍稍增加一些。”

减算赋、口赋而增田赋,面对刘璋给出的想法,王商细细思量了起来,思考这条政策的可行性。

刘璋不语,只是静待着王商思索,虽是不能一步到位的推行摊丁入亩,但刘璋打算多少减轻百姓所担负的人头税,改为向占据大量土地的豪强多征收田亩税。

总而言之,谁有钱他挣谁的,当然,占据大量土地的豪强被多征收田亩税,豪强自然是会使出各种手段去规避,并将多收的田亩税摊到百姓的头上去,刘璋猜测肯定是会出现这类的情况的。

而面对豪强操弄乱法的行为,刘璋打算多多倚重法曹高柔了,高柔精通律法,并且他出身兖州,同益州豪强没有多大瓜葛,用来作为一把利刃是最为合适不过的了。

多言一句,那就是刘璋将高柔视为了曹魏的满宠所担的角色。

——

巴西郡。

中郎将吴懿愁眉不展,全身心看向了案几上的地图,目光更是汇聚到了一条自巴中到汉中的线条上,那是米仓道的行进路线。

前番米贼张鲁派遣帐下賨贼朴胡、袁约,就是通过米仓道,翻越了米仓道入侵巴地,而在安东中郎将高沛的守御下,朴胡、袁约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是后面趁着和德中郎将赵韪作乱,以及通过冒充商旅的卑劣手段,朴胡、袁约终是攻破了白渠市集,小胜了一场。

而有了前车之鉴,张鲁自然不会任由蜀兵施展同样的手段,通过米仓道反向攻入汉中,于是张鲁派遣了賨人渠帅杜濩在米仓道上驻守,这就给吴懿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令想要有所建功的吴懿有些惆怅。

这时,一名书吏踏入了中军大帐,来到了吴懿面前,见到此人,吴懿的目光从地图上挪开,同时他眼神中带着期盼的目光,开口询问道:“如何。”

这名书吏却是摇了摇头:“中郎将,賨贼杜濩为人谨慎,虽是我送与了他妇人的服饰,但杜濩不为所动,还拿着我送去的服饰对着自己的身形比划了几下,说是我们送去的服饰不怎么合适,不贴切他的身形,让我们多送几件,他好试出一件合适的来穿穿看。”

“天下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闻言校尉徐猛不由破口骂了一声。 受阻于在米仓道上结寨的杜濩,没什么好办法攻破杜濩营寨的吴懿,打算使用激将法,激杜濩出营交战,于是他派遣书吏给杜濩送去了一件妇人的服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