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偷渡沔水232(1 / 2)

第228章 偷渡沔水

兴平二年,七月中旬。

夜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满月,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月光或是倾泻在山川之上,给山川树木蒙上一层薄纱,或是倾泻在静静流淌的沔水之上,照的沔水有如白日时的波光嶙峋。

而当月光倾泻到旧阳平关的城头上时,驻守城头的祭酒杨任略微松了口气,在月色如此明朗的时候,他也就不用安排人手多多点起篝火和火把,照亮城墙前设定的防御范围,来防止蜀兵过来偷城,只需安排夜间视力比较好的士卒盯着就行,明朗的月光为他省下了一点功夫,节约了一点柴火辎重。

“咚、咚、咚……”

旧阳平关前,金鼓之声准点准刻的响起,传入了祭酒杨任的耳中,若是前面几日,他会咬着牙、切着齿,痛骂上蜀兵几句,可现在的他却是已经麻木了,对于蜀兵的扰敌之计不去做任何反应。

听着蜀兵发出的嘈杂金鼓声,杨任甚至饶有兴趣的吐槽了一句:‘幸好我阳平关乃是一座军城,没有什么街坊邻居,只屯驻着士卒,不然吵到了街坊领居睡觉,街坊邻居要骂街的。’

一阵自山林中发出,翻越旧阳平关城墙,吹拂过旧阳平关城头的露夜寒风飘过,让杨任不由打了个冷颤,而后他伸出手紧了紧身上的裘衣,开始阔步在城头走了起来,想着活动一下身子,让身体热和热和。

另一边,走马岭上新阳平关的城头上,军司马李休的面色有些凝重,前几日蜀兵造出了威力惊人的飞石车,并在旧阳平关实验使用了一番,砸了旧阳平关的守军是人仰马翻。

只是蜀兵的飞石车虽是威力大,但是对于旧阳平关坚固的城垒威胁也不是很大,达不到能决定旧阳平关城归属的程度。

而且就李休之前观察,蜀兵的飞石车下面是四个轮子,想来是用不到他的新阳平关上,毕竟他的新阳平关居于走马岭上,想推着飞石车上来不太现实。

可是令李休没有想到的是,蜀兵竟是卸去了飞石车的轮子,硬生生的将飞石车扛到了走马岭上,用来攻打他新阳平关的外围营寨。由于新阳平关的外围营寨,皆是木质的栅栏、鹿角组成防御,所以在蜀兵飞石车的攻击下显得有些吃力了,这几日蜀兵飞石如雨,是接连不断的狂轰乱炸他的营寨。

木质的营寨、栅栏、鹿角,在巨石的撞击下,一次两次或许还能撑住,但次数多了,难免有损坏的地方,就很容易成为防守的漏洞,就像今日白昼,蜀兵使用飞石车砸坏了关前右侧的栅栏,祭酒杨帛赶去维修栅栏时,被蜀兵给抓住空当,一个突击,杨帛差点殒命当场。

念及于此,李休转头看向用白布包裹着手臂的杨帛,他叹了口气,半是命令,半是劝告的说道:“杨祭酒,修补栅栏这种事情交给手下士卒就是,你身为主将,怎么能亲身犯险,到第一线去做修补栅栏的事情……今日幸是没有什么大碍,你只是手臂中了一刀,若是出了什么意外,你这个祭酒殒命当场,死了倒不要紧,损了我军士气,伱的罪过就大了。”

祭酒杨帛听着李休的话,虽然李休的话不怎么好听,但是他知道李休是为了他好,他今日的确是做的有些过火了,过于身先士卒了。

“司马之言,帛谨记在心,断不敢忘却。”杨帛诚恳的应了一句。

见杨帛的态度还算可以,李休吩咐了一声:“今夜就由我来值守,你手臂受了伤,好生休息去。”

“这……诺,多谢司马。”杨帛露出感动的面色,正常轮班值夜,今夜当是由他来值守,李休昨夜已是值守过一次了,可李休恩情切切,他不好回绝,于是豪爽的点头应了下来。

……

在蜀兵日间攻打、夜间袭扰新旧两座阳平关,外加游骑四处截杀汉中斥候的情况下,治头大祭酒张卫和军司马李休秉持着谨慎的态度,不再大批量外放斥候侦查蜀兵动向。

而刘璋见到汉中斥候愈来愈少,张卫和李休的耳目被堵塞住,得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于是趁着今夜月色明朗,他开始了偷渡沔水的计划。

一队队士卒正在营门口整装待发,这群士兵乃是中郎将甘宁的麾下精卒,一个个皆是精壮之士,且久历战阵,浑身透着一股杀伐之气。

这群士卒由于日常能吃到些鱼肉,不像普通士卒一般,一到夜间就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瞧不见,所以他们就未曾点起火把,用来照亮四周,只借着明朗的月光用来视物。

甘宁踏步走到刘璋的近前,不像寻常的时候,他走动时会出现铃铛的响声,今夜他卸去了腰间的铃铛,待走到刘璋面前,他拱手说道:“明公,我帐下儿郎已是整理妥当,就待明公令下。”

法正和甘九一左一右的立于甘宁左右,二人在甘宁说完之后,齐声拱手补上一句:“请明公下令。”

见几人精神不错,没有因为夜间行动的缘故出现困乏的情况,刘璋微笑着点了点头,他挥了挥手,自他身侧一名仆役端着几杯酒水走到甘宁面前:“兴霸、孝直,且饮上一杯,壮一壮胆色,而后出发。”

甘宁、法正和甘九几人纷纷拿起酒杯,和同样拿起酒杯的刘璋对饮了一杯,几人各自饮尽后,豪气的翻手展示着饮尽的杯底。

一杯饮尽,刘璋肃然着面色,下发了命令:“卿等先行,我发大军随后跟上,我等着卿等递回的好消息。”

“定不会让明公失望。”甘宁语气豪放,拍着胸脯许诺道。

刘璋微笑着点了点头,举步给甘宁、法正送行了起来,当月到中天的时候,刘璋将甘宁、法正送到了沔水的渡口,百余艘渡船早已准备妥当,用来给甘宁及其帐下部曲渡河用。

皎洁的月光照射在沔水的河面上,银色的月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跳跃,仿佛无数繁星在闪烁。河面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皎洁的月亮,形成一条无尽的光轨,延伸到天际。 ‘美哉。’刘璋直直的感叹了一句,如此良辰美景,应当是吟诗作对才是,只是他却没有吟风咏月的心思,且眼前甘宁部曲渡河的场景肃杀无比,亦是破坏了当下恬静闲适的气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