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武都太守290(1 / 2)

南郑。

刘璋放眼打量着面前的工地,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模样,地面上积雪被清理一空,露出灰黑的土地,工匠木匠石匠等皆是在这片土地上有条不紊的劳作当中,一座殿宇的雏形不过十数日的工期,已是能瞧出个大概了。

而刘璋面前的这块工地,乃是前面张鲁窜逃上庸时,焚毁南郑府库留下的白地,说起来刘璋自觉多亏了张鲁,不然哪里能从南郑这座汉中的郡治找出一块这么大的空地,用来修筑南郑的城隍庙。

一念至此,刘璋颇是觉得他的这番操作,同东京被李梅一通烧烤后,举东京成为一片白地,而后东京的城市规划、建筑以及布局,操弄起来就十分的方便了,两者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卿,你做的很不错……这么短的时日,进度有如此之快,可见你在土木一途上是有些才干的。”刘璋夸赞了一句投效过来的土木老哥李休,他眼前的这座城隍庙,正是由李休经手修筑的。

伫立在刘璋身侧的李休,听闻到刘璋的夸耀之词,连忙推辞道:“休不过是有些许土木上的小聪明,却是当不得明公这般的言语。”

“谦虚什么,做的好便是好,且土木非是小道,寻常人家起屋建宅、王侯修筑宫室,都离不得土木……”说到这里,刘璋有所感触的说道:“这庇护天下万民,不使百姓黔首受寒热凌迫,土木乃是一条大道也。”

“闻明公之言,休受益良多。”李休发自内心的恭惟了一句,而后他将话题引到身侧的南征县令张骏的身上:“说起来,修筑这南郑的城隍庙,却是多亏了张君,一应所需之物,张君皆是立即办妥,所以工期才得以进行的如此之快。”

“张卿自然也是有功的。”刘璋点了点头,表示他对一切都看在眼里,不会忽视张骏的功劳。

“分内之事,何敢言功。”作为成固张氏的族长,张骏依托反正一事,得以出任汉中郡治南郑的县令,对于刘璋的命令,他是一以照办,亲自操手,唯恐有什么地方做的不足,而今听到刘璋的的点名表扬,张骏也是连忙谦虚的道了一句。

虽是张骏和刘璋也是相处了一段时间,知道刘璋性子朴直,不喜欢弯弯绕绕,以及一些客套的礼仪,但他还是照例谦虚了一句,他自认刘璋怎么样是刘璋的事情,他这位做臣子的不能逾距,凡事还是规矩点,以免犯下过错。

“说起来,却是不知明公打算置何人为南郑城隍?”督造了成固城隍庙,并为故汉中太守苏固、陈调、赵嵩等人筑造等身雕像,放置在成固城隍庙作为城隍的李休,向着刘璋打探起了南郑城隍的归属人,同时他在心中盘算着哪位汉中的先贤可能中奖,得以被摆放在南郑的城隍庙里,受士庶的四时祭祀。

刘璋闻言目光聚焦了起来,一双眸子同两颗耀眼的星辰般熠熠生辉,他一字一顿的说道:“淮阴侯,韩信。”

“淮阴侯?”李休闻言面色一变,他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但片刻后他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他自觉有些多此一问了,不太妥当。

南郑县令张骏听到刘璋打算将韩信置为南郑城隍时,他的面色同李休一样发生改变,挂上了略微讶异的神情,毕竟淮阴侯韩信的历史定位十分的敏感,一方面是汉初开国之战中功盖天下的大将,一方面是官方阐述韩信意图谋反被夷灭三族,让这样的一个人作为南郑的城隍,张骏自觉有些不太妥当。

听到李休的反问,刘璋点了点头,他观察细微,看出了李休和张骏面色上的变动,也知晓众人心中的疑惑,他缓缓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给众人解释:“淮阴侯有大功于汉家,其人虽是行事不谨,多有荒废,但不至于夷灭三族,璋甚悯之,故而以其为南郑城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