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风向349(1 / 2)

张既?

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在巡视完城外军营后,被中军营的士卒簇拥着返回陈仓的刘璋,收到了主簿荀攸的消息,言是有一个唤作张既字德容的冯翊人,前来投效于他。

听到张既名字的第一刻,刘璋莫名的想起了唐人独孤及对魏晋士人的点评之语,张既位列其中,并以政能显名,是一个才干卓著的治政大家。

这也匹对的上张既的生平,张既一生以惠政闻名于世,初时为新丰县令时,治绩在三辅为第一,后陆续出任京兆尹、雍州刺史、凉州刺史,任上皆有令名,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

“孔雀来矣。”刘璋嘿然一笑。

虎头虎脑的吴班闻言,他扫视了周遭一圈,而后向着刘璋发出疑问:“明公,哪里来的孔雀,我怎么没看到?”

刘璋回道:“孔雀者,张既也,将开屏于我目前。”

言罢,刘璋不再言语,只向前御马而行,留下身侧面色疑惑的吴班独自思索。

吴班对张既,这位前来投效刘璋的关中豪杰不甚了了,但听自家明公对张既的评价,言是张既是一只孔雀,不免让吴班心中升起了一阵好奇的念头,想见上一见这位孔雀。

只是吴班有些困惑,他从未听过张既的名头,前面关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也考究过,其中并没有张既这一号人物,却是不知他的明公从何知晓。

陈仓城外的军营同陈仓城相距并不太远,骑上马走上一趟,也就一刻钟的时间,因此没花费太多的时间,刘璋就到了陈仓的官寺,见到了张既。

“冯翊人张既,字德容,见过明公。”张既有如一颗挺拔的劲松,先是拱手挺立,接着弯下树干,向着刘璋施礼。

在俯身行礼的间隙,张既不着意的瞟了一眼上首的益州牧刘璋,这一趟他所投效的君主。

‘年轻。’

这是张既的第一反应,就年龄而言,从面容上看,益州牧刘璋并不是很大,虽是刘璋蓄起了短须,显得有些稳重,可过份年轻的容貌,还是出卖了益州牧刘璋的年龄。

‘亲和。’

这是在被刘璋亲自托起并延请入座后,张济的第二个感觉,益州牧刘璋没有什么架子,也没有什么防备,他一介外人,初入陈仓,益州牧刘璋就敢亲自托扶起他,可见刘益州正如风闻中所传的一样,是一个亲贤爱士的明主。

在张既打量自己的时候,刘璋也在打量张既,张既看起来二十出头,容貌青春,仪容上确有非凡之处,姿态无有失礼之过,也难怪荀攸向他举荐张既,并有意让自家亲自接见考察张既一番。

“张君远至,还请满饮一杯,略减疲乏。”刘璋端起酒杯致意张既。

“谢明公。”张既也不推脱,没有矫情,他一手将酒杯递到嘴边,一手展开袖套挡在脸部的前方,借着袖套的遮掩,满饮了一杯,饮完后他倒转酒杯,示意饮尽。

“张君豪气!”刘璋称赞了一句。

而后没有过多的客套,刘璋向自冯翊赶来的张既问道:“张君即是从冯翊至此,路上穿过京兆尹,不知是否知晓一二贼情。”

虽是有斥候间细刺探长安的消息,但刘璋还是向张既问上了一嘴,毕竟如今的消息错综复杂、有如乱麻,关于凉州贼的情报,还得根据多人给出差异的消息、互相印证才是。

同时借此,刘璋打算考察一番张既,实打实的见识一下张既的才华。

张既端正面色,发出清朗之音道:“既由冯翊至此,路上所见,皆是关中豪杰听从明公之令,或是驱逐、或是枭首李傕、郭汜这些凉州贼置下的郡县长吏,各据城池,各依坞堡,抗衡凉州贼。”

“以我的浅薄之见,不出旬月,举关中之地,将不复李傕、郭汜所有,而皆是明公之旗号……”

一言至此,张既感慨一声道:“这也是李傕、郭汜杀戮过重,天怒人怨的因果,关中士庶,前面无所依托,不得已臣服李傕、郭汜,今有明公至此,众心知有所属,是以皆响应明公的布告。”

“二贼积怨已久,声闻于天,有此情形,不难料知。”荀攸抚须,应和了一句张济的话。

“听闻李傕、郭汜屯重兵于长安、黄白二城,此二城形势张君可知晓一二否,城池高矮、壕沟深浅、守御松严等等情况,还请张君为我介绍一二。”

向着张既这位关中土著,刘璋继续打听起了长安、黄白二城的形势。

面对刘璋给出的问题,张既这一趟赶赴至此,路上早已有过斟酌,打好了腹稿,是以刘璋方才问询而出,他便应声作答。

“黄白城,昔日朝廷储粮屯兵之地,城中粮草颇多,是李傕、郭汜等凉州贼的粮仓,是以凉州贼守御甚是森严……既往日曾亲身前往,刺查过一二,城中详情,可稍后为明公绘图成谱,方便查阅。”

“长安,旧日之京师也,城池广阔,守具齐全,护城河引水绕城,宽且深矣,是一座天下坚固的名城,城内可容纳数万之众,为李傕、郭汜等凉州贼及关中诸将的依仗。”

“黄白、长安,二城互为犄角之势,中间则以池阳城为联络点,是以贼所凭恃,黄白之粮草,长安之险固,加之凉州精骑锐利也。”

刘璋微笑点头,张既给出的情报,和他派遣斥候收集的消息大差不差,两相验证,就可以判断出李傕、郭汜一方的真实情况了。

“即是李傕、郭汜等凉州贼依仗长安坚固、黄白储蓄,一时间想必是急切难下,以张君之见,当如何行事方为上策。”

张既这一次斟酌了片刻,他对军务不是十分的明了,然而因为当下宇内纷乱,不知兵事只怕生存都有问题,是故他研习过一段时间的兵书。

“以我的浅薄之见。”

张既先是惯例的谦逊了一句,而后出言道:“明公无需急于引兵攻打长安,可先招揽关中豪杰,分兵略定左冯翊、右扶风,削去李傕、郭汜等贼的羽翼,使贼只余长安、黄白、池阳等数座孤城,而后趁贼人惶恐、军心不一之时,引兵攻之,当无有不胜。”

刘璋闻言和荀攸对上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睛里对张既的欣赏。 “张君所言,甚合乎道理,我当思之。”刘璋赞了一句张既,张既所言,和他前面同荀攸、法正商谈的对策很是相近,都是削去李傕、郭汜的羽翼,然后趁虚一举破之,这是正兵的路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