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此物名为土豆,可亩产三千斤【求订382(1 / 2)

第381章 此物名为土豆,可亩产三千斤【求订阅啊】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寥寥几句,将秦驱使千万役卒修筑万里长城,形容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如今始皇帝站在即将合龙的九原长城城墙上,看着塞外茫茫草原,不曾想,自己为抵御异族入侵华夏而修建的长城,竟成了大秦罪恶的根源。

烈风阵阵,黑旗招展,此时没人清楚始皇帝心中所想,都静静地站在他身后,陪他一起看塞外风光。

从年初蒙恬上奏,提出连接秦、赵、燕三地老长城,作为大秦长期防备匈奴的有效根基,到如今十月,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

九原秦长城与临洮秦长城马上就要合拢了,再连接赵,燕两地的长城,抵达辽东,这道长城将绵延上万里。

这是华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要塞。

以后华夏民族对草原民族将不再年年屯兵边郡,极大的保障了华夏后方。

而长久为患的草原民族,因为长城的缘故,不能随意兴兵南下,只能与华夏通商。

长久以往,华夏与草原将成为和睦的邻邦,或最终融为一体。

“陛下小心——!”

嬴政从赵高的惊呼声中蓦然醒悟过来,循声望去,竟有一只黑鹰俯冲而下。

正在此时,王陵与禁军们尚未反应过来,嬴政一个激灵一身冷汗,大步绕道城墙墙垛之后,拿出火铳。

千钧一发之际,一声箭啸从后方呼哧而过,嗖地射向黑鹰。

只见原本张牙舞爪的黑鹰,犹如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飞入了深深的峡谷之中。

“彩!”

满山将士欢声雷动。

“九原中军司马王离,参见陛下!”

一身青铜甲胄的王离,大步来到嬴政身前。

“哈哈哈,你小子不负你父也!”

嬴政见到王离,不由一阵大笑;“朕当年与你父林中狩猎,你父生开三石弓,射杀一头成年毛熊,你虽不及你父当年之勇,但胜在年轻,未来可期!”

“通武侯神勇,王离将军未来可期,虎父无犬子——!”

将士们又是一阵欢腾。

“王离谢陛下奖掖!”

王离慨然一句,又拱手道:“末将奉蒙将军之令,恭迎陛下观摩九原长城合龙!”

“好!”

嬴政笑着点头,旋即大手一挥,带着身后众臣,朝九原长城合龙的方向走去。

只见阴山南麓的草原上,黑色铁骑分列成两个遥远的大方阵。

方阵之间的草地上,无数牛羊从阴山南北汇聚而来,万千牧民载歌载舞,杀牛烹羊,欢庆第一次难得的草原太平。

更有修筑长城已经停工的数万黔首,头包黑巾,露出从未想过的畅然之色,对着雄峻长城内侧的山坡,指指点点。

一时间,漫山遍野,人声鼎沸。

“想不到长城合龙竟然如此壮观,朕当真不虚此行!”

嬴政笑容满面的看着眼前的盛况,感慨似的说了一句。

李斯站在他旁边,笑着捋了捋胡须,道:“目下,秦砖筑起的长城城墙与垛口,已经全部完工,唯有中央垛口的位置没有砌上,想来蒙将军是特意等陛下来九原,才这样安排的!”

“嗯,蒙恬有心了。”

嬴政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指着中央垛口附近的高塔:“那边的高塔,似乎是水泥搅拌站,朕东巡一途,看到不少这样的高塔,想不到这水泥竟有如此神效,竟能提前这么多时间修好长城!”

“陛下明察!”

王离随声附和:“像这样的高塔,长城沿途有上千个,每一个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公子昊真乃奇人也,居然能发明这样的建筑材料!”

“呵!”

嬴政闻言,呵了一声,抬手指了指王离,打趣道;“你小子三句话不离那小子,怎么,刚来九原就想回去?”

“没有,蒙将军和长公子待王离很好,只是公子昊身边,没多少人,末将”

“你怕是想多了,那小子身边可不少人!”

“啊?”

“啊什么啊,你以为那小子找不到帮手?朕可听说他身边有不少奇人异士,你还是安心在这里建功立业吧!”

“这”

王离语塞,表情说不出来的复杂。

那感觉就像自己的男人被小三趁虚而入了一般,看得嬴政忍不住哈哈大笑。

正在这时,蒙毅从远处跑来,朝嬴政拱手道;“陛下,长城要合龙了!”

“哦?”

听到蒙毅的话,嬴政瞬间收敛笑声,抬头望去,只见中央垛口与烽火台,尽数披红,分别贴着硕大的白布红字。

东侧上书:千秋大秦,北驱胡虏。

西侧上书:万里长城,南屏华夏。

“轰隆隆——!”

一阵鼓声雷动,中央垛口那方的大石,被数十役夫吊装在填充好水泥的地方,烽火台在下一刻点燃,浓烟滚滚,犹如升天巨龙。

“陛下,长城第一段终于合龙了!”

不远处,扶苏和蒙恬并肩来到嬴政身前,心中有着难以言喻的感慨。

“好,等连接燕赵两地,再接辽东,我大秦根基将永世不倒!”

嬴政笑着朝两人点头示意,然后又想起什么似的,奇怪道:“此段长城合龙,为何匈奴那边一点反应都没有?”

“回陛下,前段时间因为高炉黑烟,长公子建议老臣虚虚实实,让他们以为黑烟是我们出征的信号,结果两三次黑烟骤起,老臣都没有出征,他们就以为我大秦是在戏弄他们,后来黑烟再起,他们就不来了!”

蒙恬有些哭笑不得的解释道。

嬴政闻言,嘴角微微一抽,不由扭头看向身旁的李斯,却见李斯神色古怪,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难怪刚才长城合龙,烽火台冒出的是黑烟,而不是烽火专用的黄烟,原来是因为这样。

不过,那些匈奴也真够笨的,这么大的动静都会以为是假的。

“兵法有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大秦与匈奴是必战之势,不可因为此长城,失去了进取的决心!”

嬴政听完蒙恬的解释,背负着双手看了眼长城合龙的方向,郑重其事地说道。

蒙恬与扶苏对视一眼,后者拿出一份图纸,展现在嬴政面前。

却听蒙恬接口道:“陛下且看,北面这道长城,是老臣下一阶段准备修建的,与赵燕两地的老长城连接,东向辽东郡,南北两端长城之间,地阔千里,水草丰富,是极好的牧场,且土地肥沃,易于开垦。”

说着,又指向图纸另一处,道;“陛下再看,北面这道长城,建与大河之北,抵达阳山,阳山之北乃匈奴腹地,单于王庭便在此处,由此,形势一目了然!”

“这块地属于我大秦,有大河作为屏障,胡人南下牧马受阻,又逼近匈奴腹地,成肘腋之势!”

“如此说来,这块新秦地,将是必争之地?”

嬴政皱眉凝视了一遍地图,沉沉问道。

“不错!”

蒙恬郑重点头:“匈奴之所以能崛起,与这块新秦地有极大的关系,如今匈奴失去了这块肥沃之地,仅凭阳山这道屏障,不足以安稳发展;

所以,冒顿若有心统一草原,这块地将是日后的必争之地!”

<div > “蒙将军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占据了先机,可以好好经营这块地,成为日后浇灭匈奴的关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