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冯老大42(1 / 2)

君乘白鹤下青云,我入春山听晓莺。可惜小楼风雨过,无人收拾万松声。</p>

画上盖了两个章,一个是怀鹤,一个是揽松。</p>

冯老大刚开始还皱着眉,只觉得那诗把这好画好字都毁了,等再细看几眼,面色渐渐发红,眼神痴迷的用手不断摩挲着画卷,身子还带着隐约的颤抖,连声道:“好,好,好啊!”</p>

赵老四自然不知道好在哪里,看着冯老大的反应,心里不断泛起嘀咕。</p>

这冯老大咋跟看姑娘一样,别是有些奇怪的癖好吧。</p>

旁边女掌柜的也看不过眼,微笑的朝赵四解释道:“他得到好字画一向是这个样子,烦赵四兄弟再等一下了。”</p>

她坐姿极有姿态,一举一动皆赏心悦目,借着宽大的袖袍,手下暗自用力。</p>

冯老大面目扭曲了一瞬,嘴唇哆嗦,但眼睛和手还是舍不得离开,随意道:“你把东西给苇娘瞧,她自不会亏待了你。”</p>

旁边的女掌柜便起身笑道:“赵四兄弟,随我来吧。”</p>

她推开了旁边的屋子,里面摆设小巧精致,床与书案设有屏风,屋内隐有淡香,这显然是女子的闺房,赵老四眼神直视前方不敢乱看。</p>

那女掌柜许是看出他的局促不安,安抚道:“赵四兄弟不必拘谨,此处只是书房,平日里我与旁人谈事都在此间。”</p>

赵老四心里的压力骤然大减。</p>

苇娘把盒子里的山参都细细看过一遍了,才开口道:“都是些上了年份的好参,存放也得当,我瞧着有一只近两百年,难得的很。”</p>

她把盒子盖上,笑道:“赵四兄弟今日能来,自然是信得过我们的为人,既如此,苇娘便直接报价了。”</p>

“两支百年参我最多能出到一百二十两,这支一百六十两,至于那株两百年的,二百六十两,赵四兄弟若是觉得价位不妥,我们还可以细谈。”</p>

这些价格早已超过了赵老四心里的底价,虽然清楚还有提价余地,但不如退一步,自己少挣一些,日后也好打交道。</p>

“多谢掌柜的,价格十分合适。”</p>

苇娘心里十分满意,起身去屏风的另一侧拿银钱。</p>

“一共六百三十两,赵四兄弟点清钱数,日后若有其他东西要出手,尽管来寻我就是了,我常年在此地。”</p>

赵老四自然不会傻到说一些不用的话,做买卖当面清点货款,对双方都好。</p>

苇娘见他点头,便把山参放到柜台上,引她下楼:“赵四兄弟虽头回来,但可能也听过我们商队常年跑些玉石皮子,虽算不上这世上顶好的东西,但一般人家也买不到,赵四兄弟可以看看。”</p>

苇娘嫣然一笑:“赵四兄弟放心,冯老大虽然爱财,但从来不挣自家人的钱。”</p>

刚想拒绝的赵老四大喜过望。</p>

赵六郎百无聊赖的趴在桌上,手指在桌上画着圈,听到下楼声,浑身激灵起来。</p>

苇娘含笑赞道:“赵四兄弟好福气,小公子有灵气的很。”</p>

赵老四谦虚不已:“混账小子一个,整日上蹿下跳,贪吃好玩。”</p>

赵六郎跟在他身后,撇了撇嘴。</p>

冯家陇西商队的大货还没到,如今只有一些冯老大几人提前带来的。</p>

守在门口的汉子喊了一声“苇娘子”,又好奇的打量赵老四父子,不知道他们什么来头,竟让苇娘子亲自引路。</p> 货仓里面没有窗子,便是房门打开也很暗。</p>

返回